第34頁 (第2/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蔣介石的戰略考慮以及調兵的困難,當然沒有得到十九路軍的同情。十九路軍眼見日軍大舉增兵,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得到更多戰力的補充,因此為激動,強烈批評蔣介石擁兵不救。中國軍隊的將帥失和,增加了上海作戰的困難。蔣介石原本指示十九路軍注意瀏河的側翼防守,但是十九路軍根本已經不把他的命令當成一回事了,十九路軍忘了參戰的第五軍,其火力與兵力都比自己要強,而在第二線的中央軍也奉命抽調兵員,秘密補充十九路軍的陣亡缺額,一場十九路軍與軍委會之間的&ldo;誤會戰&rdo;,增加了整體協調作戰的困難。
日本的白川義則臨危受命,負有&ldo;不能失敗&rdo;的任務,白川大將對於迂迴作戰有著高度的掌握,他的作戰名言是,&ldo;只要能夠迂迴攻擊敵人,就不正面攻擊敵人&rdo;,因此他決定在表面上,仍然採取中央突破攻擊,引誘中國軍隊投入預備隊,然後採取主力大迂迴包圍的戰術,白川下令日軍在海空軍強大火力的掩護下,從二月二十八日起猛攻江灣與朝行,然後在中國守軍入預備隊反擊之時,就展現他迂迴作戰的本事,下令日軍十一師團由崇明島直接在瀏河附近登陸,迂迴包抄中國守軍的背後。結果華軍在兵力沒有得到補充,火力又遠遠不及日軍的狀況下,無法兼顧瀏河的側背防線。十九路軍也沒有與第五軍做好緊密的聯絡,就抽調走防守瀏河的部隊,等到日軍從瀏河進行側翼登陸,迅速地發動迂迴攻擊,威脅到上海守軍補給線的安全,第五軍再想緊急的調動八十七師的預備隊襲擊登陸的日軍,已經遲了一步。因此在三月二日,華軍全線被迫進行撤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