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第1/3頁)
[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可以注意到所有這些條件都無意打算反對波旁王室繼承西班牙王位,因為波旁王室是應西班牙政府的要求繼承王位的,並且起初曾得到了英國和荷蘭的許諾,但是,另一方面,奧地利皇帝不撤回集中反映他本人意願的要求。在這種聯盟中,恰似保護他們的貿易利益的條約條款所表明的,海上強國的意見是至高無上的‐‐儘管他們曾打算在陸地上用德意志的陸軍從事戰爭,所以不得不考慮他們的要求。正如一位法國歷史學家所指出的:
這的確是一個新的瓜分條約……指揮一切的威廉三世非常謹慎小心,他既要設法不消耗英荷兩國的實力,同時又要保持西班牙現有的君主制度,而又不觸怒奧地利皇帝。他的最終目的,是迫使西班牙新國王腓力五世立即確保英國和荷蘭在西班牙君主統治的所有地區享有貿易使用權;並利用他們在海洋上所佔據的重要軍事位置共同抵禦法國。 [ 原作者註:馬丁:《法國歷史》 ]
儘管戰爭已勢在必行,但是準備進行這場戰爭的一些國家卻仍猶豫不決。沒有英國,荷蘭不會單獨採取行動;儘管英國對法國極為不滿;但是製造商和商人對上次戰爭帶來的巨大災難記憶猶新。正當局勢動盪不定時,英國的詹姆斯二世去世了。路易十四出於同情和在其知己們的勸說下,正式承認詹姆斯的兒子為英國國王;英國人對此非常惱怒,把它看成是一種威脅和侮辱,於是他們便放棄了所有純屬謹慎的考慮。英國上院宣佈:&ldo;如果不使西班牙君主國的篡位者變得理智些,安全就不會有保證。&rdo;英國下院除了為德意志和丹麥援軍提供財政援助外,還提議徵召5萬名士兵和35萬名海員。此後不久,即1702年3月,威廉三世去世了。但是,王后安娜繼續執行他的政策,並且這種政策已經成為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政策了。
路易十四試圖在德意志其它諸邦中成立一個中立國同盟,以阻止似將來臨的暴風雨;但是,奧地利皇帝巧妙地運用了德意志人的感情,並透過承認布蘭登堡選帝侯為普魯士國王,將其爭取過來,這樣便產生了一個北德意志新教徒的王朝,其他新教徒諸邦自然聚集在其周圍。後來,它成了奧地利的最可怕的敵手。它的直接後果是使法國和西班牙投入了除巴伐利亞以外沒有任何同盟國的戰爭,其理由是眾所周知的兩個王冠問題。5月,荷蘭對法國國王和西班牙國王宣戰,英國也對法國和西班牙宣戰。即使宣戰時,安娜王后也拒不承認腓力五世為西班牙國王,因為腓力曾承認詹姆斯三世為英國國王。奧地利皇帝甚至更坦率地宣佈反對法國國王和安茹伯爵。就這樣,這場規模巨大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序幕拉開了。
在討論持續10年之久,涉及範圍如此廣泛的一場大戰時,既要分清一般的和與我們的題目密切相關的敘述,又不忽略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我們預定的目的,因為我們不是單純去研究一部海軍事件編年史,也不是隻是脫離通史中的周圍事物的因果關係,去探討海軍的戰術和戰略問題,而是要正確評價海權對戰爭最後結局和對國家興旺的影響。為了使大家能更一目瞭然,我們不妨再次指出威廉三世的目的,也即他不是要阻止腓力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這是件與海權毫不相干的事情,他的真實目的是為了他們的貿易和殖民帝國的利益,去奪取他能夠奪取的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部分殖民地;與此同時,把這些條件強加於西班牙新君主頭上,或至少可以使英國和荷蘭避免失去他們在奧地利家族統治時所享有的貿易特權。基於這種考慮,兩個海上強國自然不會把其主要精力放在西班牙半島上,而是把它放在了美洲;同盟國艦隊很可能不會進入直布羅陀海峽。因為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將歸屬於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