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第2/3頁)
[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不會歸屬於英國。後來發生的一些情況,改變了整個計劃,1703年聯盟使一個新侯選人,德意志皇帝的一個兒子,以卡洛斯三世的名字繼承西班牙王位,於是便使西班牙半島變成了一個勝負難分的血戰戰場。使英國和荷蘭艦隊不得不遊弋於半島海岸附近。這樣這兩個海上強國在拉丁美洲就沒有進行任何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活動。但是由於英國在這場鬥爭中控制了直布羅陀和馬翁港,此後便使其成為在地中海有勢力的強國。在公開宣佈卡洛斯三世繼位的同時,英國又與葡萄牙議訂了《麥特溫條約》,使英國實際上壟斷了葡萄牙的貿易,並把巴西的黃金經里斯本運到了倫敦‐‐這是一個絕好的條件,在物質上有助於在歐洲大陸繼續進行這場戰爭,同時還能供養其海軍。在此期間,英國海軍的效率不斷提高,儘管法國巡航艦對其造成的損失仍然很大,但是英國完全可以承受這些損失。
戰爭爆發時,英國按既定的方針,派喬治&iddot;魯克爵士率領由50艘戰列艦和運輸艦船組成的一支艦隊,運載14萬人的部隊進攻加的斯,它是西班牙與美洲進行貿易在歐洲的重要集散中心,西歐的硬幣和產品匯集到那裡,並從那裡擴散到歐洲各地。佔據卡塔赫納也曾是威廉三世的目的,它也是西班牙和美洲之間進行貿易在西半球的主要集散中心。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他在臨終前6個月,即1701年9月,曾把昔日的傳統式海員本鮑指揮的一個分艦隊派到了那裡。本鮑在卡塔赫納以北遭遇了法國支援和加強該港的分艦隊,並與其交戰;儘管本鮑在力量上佔優勢,但是由於他的幾位艦長不聽指揮,沒投入戰鬥,打亂了他的作戰計劃。他的座艦孤立無援,他本人受了致命的重傷,但仍堅持戰鬥,結果讓法國分艦隊逃跑了,同時英軍也沒能佔領卡塔赫納。本鮑臨終前收到了法國分艦隊司令的一封來信,大意是:&ldo;昨天早晨我本毫無希望,似乎我只能在你的船艙裡進晚餐了。 [ 譯者註:言下之意是成為本鮑的俘虜。 ] 至於你的那些膽小的艦長,確實應該絞死他們,他們真是死有餘辜。&rdo;就這樣,他們當中的2名艦長被絞死了。喬治&iddot;魯克遠徵加的斯,儘管很有把握,但卻沒有成功;因為下達給他的命令是安撫西班牙人民,並勸說他們不要服從波旁王統治。這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命令束縛了他的手腳。在遠徵加的斯沒能得逞之後,他獲悉來自西印度群島的幾艘滿載著白銀和貨物的西班牙大帆船,由法國戰艦護航駛入了維哥灣。他立刻前往,並發現敵人正停泊在那裡。雖然港口通道只有四分之三海里寬,並且設有防禦工事和密集的柵欄;但是,喬治&iddot;魯克冒著猛烈的炮火,強行透過了密集的柵欄,佔領了這個地方,船上的貨物和大部分硬幣不是被拿走就是被沉入海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維哥灣大帆船事件。這次戰鬥在作戰技藝上是很漂亮的,敘述起來也是饒有興趣的,但它除了在經濟和聲望上給予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君主以沉重的打擊之外,不具任何軍事特色,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給予闡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