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第2/2頁)
解力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速度,頭號經濟大國在戰後最長的經濟增長之後將可能被拖入衰
退的灤淵&rdo;。
美國經濟正處在經濟增長的後期,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矛盾正在逐步激
化,經受不住大的衝擊。
1989年美國個人消費需求已失去強勁增長的勢頭。
1988年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個人消費開支增長36%;1989年僅增長19
%;1990年情況更差,一季度只增長02%,二季度下降01%,國內固定
資本投資情況與此相似。
美國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據美國石油協會公佈的數字,1989年,美國平
均每天消費石油1719萬桶,其中進口石油7952萬桶,約佔石油總消費的
46%。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約佔美進口石油總量的25%。1990年上半年,美
國每天進口石油8425萬桶,佔美石油總消費量的50%,其中25%來自海灣
地區,因此石油漲價要使美多付出巨額開支。然而,美國正苦幹&ldo;雙赤字&rdo;
(財政赤字和外貿赤字)的拖累,無論在財政上還是在金融上都沒有多大的
迴旋餘地。在這種情況下,因爆發海灣戰爭而出現的石油危機,對美國經濟
無疑將是沉重打擊。
海灣危機也給西歐國家石油供應造成威脅。除英國和挪威外,西歐大多
數國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很大,國際能源組織中有17個西歐國家從海灣地區
進口石油,佔其總供應量的24%以上。歐共體12個國家1989年從伊拉克和
科威特進口石油4350萬噸。聯合國對伊科實行禁運後,石油漲價,很多國
家的煉油廠開工不足,不得不解僱工人。據估算,每桶石油價格上漲10 美元,
西歐經濟的增長速度就將放慢半個百分點。
對於那些在海灣危機爆發前經濟已呈現不景氣的西歐國家來說,油價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