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第2/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艾賽亞&iddot;詹寧斯為一種稱作&ldo;莰烯&rdo;的新物質取得了專利,這種經過再蒸餾的松節油精特別適於照明。雖然茨烯可以大放光明,但它同樣很貴,氣味也不好聞,而且還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一八三○年至一八五○年,看來美國廉價照明的唯一希望在於廣泛使用瓦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瓦斯製造商採用了經過改進的英國技術,利用煤來生產照明瓦斯。但向消費者輸送瓦斯的費用卻還是十分昂貴,以至於那個世紀中期,瓦斯照明依然只能用於城市地區,而且僅只公共建築或大戶人家才有此便利。
一八五四年,一位加拿大醫生亞伯拉罕&iddot;格斯納為另一項工藝取得了專利。他運用這項工藝,蒸餾在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發現的瀝青狀礦物,生產照明瓦斯和他所謂的&ldo;煤油&rdo;〔原文kerosene,字首的&ldo;keros&rdo;即希臘文的&ldo;蠟&rdo;字,字尾的&ldo;ene&rdo;取自它象cap-hene&rdo;(莰烯)〕。煤油雖然比莰烯便宜,但氣味也不佳,格斯納始終沒能靠它發財。可是格斯納卻重新喚起了人們從美國一些礦產品中提取照明用油的希望。
與此同時,一八五二年在波士頓,一些有進取心的製藥商為尋求更好的潤滑劑,開始從煤焦油中提取&ldo;煤餾油&rdo;。他們發現這種油不僅是一種潤滑劑,還叮用來點燈,又沒有難聞的氣味。一八五九年,煤餾油在&ldo;煤油&rdo;的商名下進入了美國家庭。當時,豬油和鯨油都漲了價,而莰烯則因為容易爆炸而名聲不好。人們獲知,在煤餾油的生產中,可以用石油來代替煤炭。迄至一八五九年底,已經售出了兩百萬盞煤餾油燈,但美國人仍遠未達到&ldo;一室一燈&rdo;的理想境界。煤餾油的原料仍然很缺乏,而利用動植物油或煤來生產照明油則成本又奇高。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