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店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年,他二十五歲即位,至此也已經七十四歲高齡了。《二十四史之中,這樣年紀還在皇帝位上,既未亡故又未退居太上皇的,只有梁武帝蕭衍、唐武則天和元世祖忽必烈三人。古人又多不承認武則天的帝位,因此乾隆也算史上第三人了。
乾隆到這個年紀,也已然白髮蒼蒼,鬚髮中發灰,尚未全白的,也已經不多了。登臨大位五十年的他,眼神看似平靜如水,但表面的平靜下,卻隱藏著陣陣光芒,似乎只要外界有變,便會發作。他精於權術,一靜一動多出人意料。是以大臣只好恭恭敬敬,不敢有任何逾矩之處。
這日奏章不多,內容也無非是個別府縣之內治水,救荒之事,若只是定個決議出來,也不太難。眼看政事即將處理完畢,乾隆忽道:“今日奏事,原本不多。朕另有一事,還望爾等共同商議。”
群臣無言,大家心知肚明,皇上說“商議”,其實只是讓大家說一句“吾皇聖明”,僅此而已。
乾隆繼續道:“近日朕想起,當年聖祖皇帝在位之時,曾六次南巡,以至聖之德,化於江南。朕自登臨以來,前後下江南共是五次,這德化之事,未免遜了聖祖一籌。朕絕無意超越聖祖,但只恐這次數少了,恩德不夠,若是江南百姓認為朝廷恩德日減,豈不是朕的過錯?所以朕最近想著,這有生之年,再進行一次南巡,以敬聖祖六下江南之聖德。不知爾等之意,究竟如何,今日但說無妨。”
一時無人應答。
乾隆見下面一片寂靜,便道:“既然爾等沒有其它意見,那這事就……”忽然看到,一位腰繫白帶的大臣自班列中走出,手持奏本,跪倒在地。眼看如此,自然心中頗有不滿。但仍不動聲色,做個手勢,讓身邊一位內閣學士呈了奏本上來。
乾隆看了奏本,道:“甘肅石峰堡一帶,近日頗有異動……王傑,既是軍務,你為何不早些呈上?”聲音已略有嚴厲之意。
那臺下上奏的大臣,乃是時任兵部尚書王傑,一向以嚴肅正直著稱。此時雖也年近六十,但一部長髯,直垂至前胸。清俊風雅,當朝無與倫比。王傑雖聽得乾隆聲音嚴厲,但一向正直慣了,也並不畏懼。道:“皇上,此奏文原無批示,便發到了兵部,想來也正如奏文所言,石峰堡近日有異動,但尚未成氣候。故而臣以為,朝會之後,臣再呈於皇上便可。但皇上如欲南巡,臣恐遲了上奏,便誤了前線大事。是以此表文再耽擱不得,只好現下呈上。”按清制,奏表上呈朝廷,俱是皇帝親閱,之後下發各部議處,但凡要事,則應先發至軍機處議定。此奏表涉及軍務,卻無任何批示,直接被髮到了兵部,應是乾隆一時不加覺察之故。雖然王傑此語已略加掩飾,但這樣一件事被他當眾說出,乾隆自然覺得面子上有些過不去。
乾隆又道:“既然你說尚未成氣候,那朕這一南巡,他們便能成氣候了?”
王傑道:“皇上,三年之前,蘇四十三在甘肅反抗朝廷,當時大軍前往平定,耗費財力不少。臣是陝西人,平日多與家中書信來往,知道甘肅一帶,不滿朝廷者絕非少數。可我大軍平叛之後,皇上便再未過問西北之事。此時不發尚可,萬一有變,朝廷又將耗費不知多少錢糧將士。因而臣以為,與其坐等生變,不如先做準備,集中錢糧,緝捕首犯,以備不時之需。”
乾隆道:“這集中錢糧,戶部工部去準備便是。朕這南巡,是不礙邊事的。”
王傑道:“可四年之前,皇上第五次南巡之時,一路鋪張費用,消耗不小。宮人採買,又耗去不少銀錢。甚至……臣聽說有些后妃購置私人物事,竟超出宮中常度數倍之巨!如此消耗,若是今年再來一次,臣只恐……只恐已無力應對西北邊事!還望……還望皇上以生民安泰為重,暫緩這第六次南巡!”
乾隆聽到這裡,臉色已漸漸變色,只是王傑所言,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