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太祖時,承襲唐制,全國分十三道,諸道設轉運使以總財賦,旨在削奪藩鎮的錢穀之權。太宗時,轉運使在掌管一道財賦之外,還擔負起監察的職能。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國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四川、峽、廣南東、廣南西等十五路,路正式取代道。其後,路屢有分合,京東、河北、淮南、江南路各分為東、西,京西路分為南、北,陝西路分為永興軍路和秦鳳路,四川路與峽路分為成都、利州、梓州、夔州四路,至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全國增至二十三路。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增設京畿路,全國為二十四路。
宋代路級機構名目頗多,主要有漕司、憲司、倉司和帥司。
漕司是轉運使司的簡稱,是最先設定的重要路級機構,其長官為轉運使,如前所述,其目的在於對藩鎮起&ldo;制其錢穀&rdo;的作用。
憲司是提點刑獄司的簡稱,太宗時始設,長官稱提點刑獄,初為轉運司的附庸,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成為監察一路的最高司法官員。
倉司是提舉常平司的簡稱,正式成為獨立的監司機構在神宗熙寧初年,長官即稱提舉常平,掌管一路常平新法和水利、茶鹽等事。
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和提舉常平四分掌財賦、刑獄和常平新法,並監察所屬州縣的官吏,故也統稱監司。
帥司是安撫使司的簡稱,長官稱安撫使,原為諸路災害或用兵而派遣的專使,真宗以後漸成為專治一路軍政和治安的長官,往往由這一路分的帥司所駐州府的知府或知州兼任。
漕司、憲司和帥司的路分有時並不盡同,例如元祐元年(1086年),漕司為二十三路,而憲司僅十八路,政和元年(1111年)漕、憲二司都是二十四路,而帥司倒有二十八路。即便漕司、憲司和帥司的路分相同,其各自的治所也不一定同在一處,如以政和元年的京東西路為例,漕司治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憲司治濟州(今山東鉅野),帥司則治鄆州(今山東東平)。前述北宋十五路、二十三路和二十四路,都指的是轉運司路。
乍一看去,路級機構給人以疊床架屋的感覺,實際上正體現了宋代地方行政貫徹三大綱領的特點。太祖、太宗朝,轉運使逐漸擁有比較完整的治理一路的權力,成為一路的最高行政長官。可以說,宋初的轉運使實際上是漢朝的刺史、唐代的藩鎮在新時期的翻版。正是看到這點,才有其後提點刑獄、提舉常平和安撫使的設立,將有關權力依次從轉運使那裡剝離出去,徹底杜絕了路級長官重蹈前代藩鎮覆轍的可能。
漕、憲、倉、帥四司是並行的路級機構,各司所職,各不統屬,不但監司之間互不統屬,帥司與監司之間也互不統屬,分別直接向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不僅如此,宋代實行路級長官互察制度,內容包括監司之間的互察、帥司和監司的互察。這種互相牽制的權力機構,使任何路級長官都不可能專權獨斷,更不可能出現類似藩鎮割據那樣尾大不掉的局面。
三大綱領對宋代削奪藩鎮權力、分割宰相權力和制約路級權力,都起了不可替代的指導性作用,僅憑這點,趙普就無愧是見識透徹的政治家。
細說宋朝10:宋太祖
宋太祖以一軍旅武將奪得天下,在位十六年,做了兩件大事:第一,基本統一了南方,並為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強化了中央集權,徹底消弭了中唐以來造成地方割據的動亂因素。太祖不僅為趙宋王朝,也為其後的封建王朝留下了一筆不可缺少的政治遺產,宋代以後的統一王朝沒有再出現分裂割據局面,這筆政治遺產是大起作用的。王夫之在《宋論》裡認為,宋太祖的功業&ldo;故將夷漢唐而上之&rdo;。《宋史&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