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白: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第4/4頁)
邁克爾傑克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攜同去濟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
春在當塗,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剡中。
至溧陽,與張旭相遇。
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
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疊隱居。
至德元載(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五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復河北十餘郡。
六月,安祿山率部攻破潼關,生擒哥舒翰。
至德二載(757年),李白五十七歲。
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了建功報國情懷。
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致征剿,兵敗。
李白在潯陽入獄。
被宋若思、崔渙營救。
成為宋若思的幕僚後,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
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四月,從賊營逃出,謁肅宗於鳳翔,授左拾遺。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
五月,肅宗罷張鎬宰相,出為荊州大都督長史。
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
李白五十八歲,自潯陽出發,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鄉相送。
春末夏初,途經西塞驛,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
秋至江陵,冬入三峽,是年杜甫四十七歲,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
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