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白: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第3/4頁)
邁克爾傑克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理,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透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
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
李白去紫極宮,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
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
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
三年後,李白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長安。
天寶元年(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宮。
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
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
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
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
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八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
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疏之,後玄宗賜金放還。
天寶三載(744年)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裡,他遇到了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而“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
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隨後三人同遊河南濟源王屋山陽臺宮,欲尋訪司馬承禎。
待到達陽臺觀後,方知他已經仙逝,惟睹其畫,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詩《上陽臺帖》。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
李白到齊州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籙,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
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籙的蓋還,為他造了真籙。
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