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我們應該繼續堅信北約核武器已被驗證了的作用,就像我們已經做的那樣。我們正在滑向(雖說還沒有達到)&l;不首先使用核武器&r;的致命立場。這一立場一直是蘇聯的宣傳工具所堅持的。這樣的調整將把我們的常規力量置於無力反擊他們數量優勢的位置上。&rdo;
對蘇聯克里姆林宮一老一新的權力中心的信任天平開始偏移,並最終發生了傾斜。但是,柴契爾夫人卻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全力支援戈巴契夫。
隨著蘇維埃大國廣袤領土上空冉冉升起戈巴契夫這顆&ldo;政治明星&rdo;起,柴契爾夫人以其特有的政治嗅覺,立即捕捉到了它的星空坐標。此後,兩人透過官方邀請或便道訪問等途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ldo;私人外交&rdo;,在友好會談、伴隨唇槍舌劍的交鋒中,逐步將東西方的鴻溝填平,促成了&ldo;緩和&rdo;,在地平線上露出了曙光。柴契爾夫人在這方面起到了&ldo;中介人&rdo;的作用,則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
柴契爾夫人常就人們所議論的她最先&ldo;發現&rdo;了戈巴契夫這一事實進行了解說,大意是她並非憑本能喜歡某人或討厭哪個,而是因為在蘇聯,沒有誰能比戈巴契夫更好地推進正在實施的改革。她說道:&ldo;我希望看到共產主義的垮臺……但我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來完成這種演變。&rdo;其實,這位&ldo;鐵娘子&rdo;所津津樂道的&ldo;和平演變&rdo;並不是什麼新鮮玩藝兒,西方資本主義的衛道士早就祭起了這一法寶了。不過,這裡卻道出了她的兩個主要&ldo;隱憂&rdo;:一是這種對蘇聯的&ldo;和平演變&rdo;會激起蘇聯軍方強硬派對改革的幹預;二是民族矛盾會造成流血衝突與蘇聯解體。而柴契爾夫人則把戈巴契夫看成是最有可能抵禦這兩種威脅的可信者。
其實,1990年蘇聯正處於解體的前夕,戈巴契夫卻並沒能如柴契爾夫人想像的那樣阻止&ldo;解體&rdo;的程序:繼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脫離蘇聯後,戈巴契夫的中央政府正在失去對各加盟共和國的控制。但就是這樣,&ldo;鐵娘子&rdo;仍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表示要全力支援這顆在前蘇聯大地上空已搖搖欲墜的老&ldo;明星&rdo;。
正當這一歷史關口,葉爾欽已在逐步走向俄羅斯權力的中心舞臺。不過,當時西方對這位身軀魁偉、白髮毿毿、有著斯拉夫人大方臉膛兒的蘇聯政壇冒出的&ldo;黑馬&rdo;並不怎麼看好,他甚至被西方媒介譏為一個&ldo;小丑&rdo;。
1990年4月27日,這位俄羅斯未來的總統到倫敦訪問。柴契爾夫人在百忙中接見了他,因為她曾一度寄希望於這位正在崛起的新秀能協助戈巴契夫穩定政局,一道推進蘇聯的改革。為了表示對戈巴契夫的執政地位的承認,這位&ldo;鐵娘子&rdo;事前曾將她要接見葉爾欽的事通報了這位蘇聯的在職總統。柴契爾夫人與葉爾欽只會談了45分鐘,她立即對貴賓刮目相待,覺得他不僅不是什麼&ldo;小丑&rdo;,而是更能代表蘇聯未來的一顆新&ldo;星&rdo;。此後,戈巴契夫這顆老&ldo;星&rdo;在&ldo;鐵娘子&rdo;的眼裡,似乎失去了往日那熠熠生輝的光華了。這是因為,葉爾欽當時向她痛陳了蘇聯業已暴露出來的弊端和戈巴契夫倡導改革的侷限性,等等。這使柴契爾夫人透過短時晤談,&ldo;不僅看到了葉爾欽,而且從一個新視野看到了蘇聯的根本問題&rdo;。後來,當柴契爾夫人在百慕達同布希總統會面時,她把自己對葉爾欽的良好印象向他作了轉達,不過當時布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