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訪問倫敦,里根又發表了講話。他又重申了他在1982年對英國上下兩院的演講中所闡述的&ldo;里根主義&rdo;的要點,並對&ldo;民主化&rdo;的前景表示了更為樂觀的態度。里根總統在過了6年之後又重返倫敦發表的講話,實際上是他在訪蘇之後對正在急劇變化著的蘇聯和華約集團國家發起的重大攻勢之柴契爾夫人對里根的這次講話表示了極大的歡迎,她把它稱為&ldo;最具典型意義的攻勢之一&rdo;。聯絡到後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劇變,這位&ldo;鐵娘子&rdo;不無得意地說:&ldo;無論是他還是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我們是如此接近勝利;但是很清楚,我們一直為之戰鬥的&l;民主化的十字軍東徵&r;已經取得了偉大的進展。&rdo;
5個多月之後,曾經在倫敦壯懷激烈、慷慨陳詞的羅納德&iddot;里根總統即將任期屆滿,而10天前剛拿到白宮金鑰匙的前副總統喬治&iddot;布希行將&ldo;踐祚&rdo;,正是在這樣一個節骨眼上,1988年11月18日,美國首都白宮舉行了一次盛大晚會。與會的除了駐華府的各國使節和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名人士外,還有12天前結束波蘭之旅、遠道趕來欣臨盛會的柴契爾首相。她向8年來共同構築並不斷加固英美&ldo;特殊關係&rdo;大廈的&ldo;老戰友&rdo;話別,向新當選的總統布希致賀。賓主在晚會上敞懷歡敘,共同為英美關係的牢不可破舉杯慶祝。
但是,曾幾何時,英美&ldo;特殊關係&rdo;在布希總統就職之初,即開始面臨著重大挑戰:柴契爾夫人與前總統里根一致決定拒絕蘇聯關於裁減短導的&ldo;新零點方案&rdo;,以及儘快更新業已部署在西德的短導,先是遭到蒙受國內越來越大政治壓力(即西德人民不主張對蘇過於強硬,懼怕核冬天的降臨)的科爾總理由持異議到堅決抵制,緊接著1989年4月在布魯塞爾為紀念北約成立40週年的首腦會議上,美國總統布希也一反常態,不僅改變了以前同英國在短導問題上的相同立場,對西德作出了讓步,而且提出了一個全面、大幅度地削減歐洲常規軍備的方案;放棄不與蘇聯談判削減短導的立場;甚至不再堅持立即作出短導現代化的決定,他同意西德總理科爾的建議,將短導現代化推遲到1992年再議,等等。聽著布希總統的發言,柴契爾夫人大感意外,開始有了一種被出賣了的感覺。由於其他西方各國首腦都不反對同蘇聯就短導問題展開談判,惟獨這位&ldo;鐵娘子&rdo;仍然堅持原來的強硬立場,即力圖避免新的&ldo;第三個零點方案&rdo;的出臺,防止歐洲非核化。看來,這種強硬立場在變化了的現實面前已形同&ldo;強弩之末&rdo;,不再起作用了。這樣,英美關係正在有失所恃,冰山難靠。這樣,西方陣營內部也在緩慢分裂。這時,一向以強硬著稱的柴契爾夫人顯然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而為了維護北約表面上的團結,她又不得不接受既成的現實,同意大家所達成的一致。這次首腦會議還提出了北約90年代的新戰略,即對蘇聯和東歐國家從軍事遏制為主到實行和平演變的戰略,發動以政治和經濟為主要手段的和平攻勢。
北約首腦會議開過才一個多月,1989年5月31日,布希在美國緬因州的一次講話中,又把西德稱為&ldo;領導夥伴&rdo;。顯然,布希總統的觀點大異於其前任里根,他似乎是在把美德關係置於美英&ldo;特殊關係&rdo;之上,這是最令&ldo;鐵娘子&rdo;所不能容忍的一個現實。
1989年夏,東歐國家先後發生巨變:繼團結工會在波蘭6月的大選中取得勝利之後,匈牙利也加速了其本國的自由化程序,開放了它與奧地利的邊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