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振作起來!振作起來!更加樂觀一些!美利堅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有一位偉大的總統、偉大的人民和偉大的未來。&rdo;
正因為&ldo;鐵娘子&rdo;自告奮勇,做到了她&ldo;所能做到的一切,來幫助里根總統&rdo;,所以對緩解這位身陷&ldo;伊朗門事件&rdo;中而不能自拔的總統倒真有作用。就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對柴契爾夫人的電視採訪播出之後,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接到了紛至沓來的電話,對柴契爾夫人那充滿激情的講話表示了由衷的祝賀。柴契爾夫人一回到倫敦,當天晚上她就接到了里根總統透過越洋電話傳來的高亢的男低音,對首相&ldo;拔刀相助&rdo;的隆情美意表示了衷心的銘感。電話筒裡還傳來了一陣陣長久的歡呼聲,原來那是美國行政當局的官員們的齊聲歡呼,當時里根總統正在他那橢圓形辦公室主持內閣會議。從這些跡象看來,&ldo;鐵娘子&rdo;的苦心孤詣並沒有白費,她的&ldo;決心&r;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大西洋兩岸的首腦又留下了可喜的一頁史實。
當然,柴契爾夫人此次華府之行決不止是來&ldo;幫助里根總統&rdo;擺脫&ldo;濁流&rdo;的,她的主要目的是想抓住里根後半截子任期,在美蘇正式裁減核軍備之前作出有利於英國和西歐的安排,從而透過影響美國來影響全世界。眾所周知,1987年正是美蘇即將簽署&ldo;中導協議&rdo;的關鍵時期。按照柴契爾夫人的意圖,她希望美蘇&ldo;中導協議&rdo;的&ldo;零點方案&rdo;僅限於裁減陸基中程飛彈,而將美國的潛射巡航飛彈和f-111轟炸機的指揮權劃歸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管轄,以作為裁減美國陸基巡航飛彈和潘興飛彈的補償。同時她還堅決主張更新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飛彈,使這種戰術核武器現代化。為此,她鼓勵里根總統不僅要拒絕蘇聯關於裁減短導的新的&ldo;零點方案&rdo;,又要頂住西德的中立主義傾向和力求在歐洲裁減短導的壓力,以保證人們對北約國家的&ldo;靈活反應&rdo;戰略不會產生疑問。此外,柴契爾夫人還想敦促里根加快更新美國的fotl遠端飛彈系統,爭取在90年代中期予以部署。
常言道,兩虎相鬥,群羊受驚。兩個超級大國關於核裁軍的談判,不能不牽動著這位以美英和英蘇&ldo;中間人&rdo;自居的柴契爾夫人的敏感神經。透過在西歐部署美國的巡航飛彈和潘興式飛彈,西方終於迫使蘇聯坐到談判桌前來,同意撤除它在歐洲部署的中程飛彈。由此看來,&ldo;中導協議&rdo;的即將簽署,表明了它是西方多年來不斷努力的可喜成果。但是,這個《協議》既是一個金蛋,又是一個燙手山芋。在柴契爾夫人的眼裡,如果此行不能使美蘇&ldo;中導協議&rdo;的裁減範圍僅限於陸基飛彈,如果不使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飛彈現代化,那就會使西歐與北約分離,讓西歐暴露在蘇聯和華約國家佔優勢的常規武器和化學武器面前而無能為敵,而北約國家的&ldo;靈活反應&rdo;戰略也就將成為一紙空文,特別是英國駐西德部隊就將失去核保護傘而難以存在。所以說,美蘇核軍備的談判直接關係到英國本身的安全利益,作為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是不能置之不理、等閒視之的。其實,&ldo;鐵娘子&rdo;並不急於推動核裁軍向前發展,她認為核武器的&ldo;相互毀滅&rdo;論不僅遏阻了核大戰的爆發,而且是對常規戰爭最有效的威嚇手段,是二戰以來歐洲得以相安無事的重要因素。所以論者以為柴契爾夫人所執意追求的,就是要在美蘇業已開始的裁軍程序中不使美國人受騙上當,使英國和西歐不至於被&ldo;出賣&rdo;。落得個被動和捱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