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爾欽仍激不起多大的好感。
1990年6月7日深夜,柴契爾首相又僕僕風塵去蘇聯訪問。這是她以英國首相身份最後一次訪問該國,雖說她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時保守黨內部的矛盾尚未激化,&ldo;鐵娘子&rdo;自信還足以駕馭整個保守黨和國內政局,所以照舊把她的頗大精力和較多時間放在風雲莫測的國際舞臺上。
到達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柴契爾夫人應邀與戈巴契夫共進午餐。在餐桌上,這位久經政壇拼殺磨練的&ldo;鐵娘子&rdo;察覺戈巴契夫已失去了昔日的熱情奔放和豪邁氣概,也許他正在為自己的權力被葉爾欽點滴地蠶食掉而憂心忡忡。一陣寒暄和一番鼓勵之後,柴契爾夫人立即切入話題,勸說戈巴契夫同意接受再過4個月即將統一的德國為北約一部分的安排。當時這位蘇聯總統雖然還沒有就這個問題明確表態,但此後不久戈巴契夫就宣佈統一後的德國成為北約的一部分是可行的。
這次訪蘇期間,柴契爾夫人還專程去烏克蘭首府基輔訪問,同時去參加一個英國援建的小學開學典禮。此外,她還會見了蘇聯軍界的領導人。
三個月之後,柴契爾夫人又離開倫敦,先後訪問了已經發生劇變的前華沙條約締約國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冷戰雖已終結,這位&ldo;鐵娘子&rdo;仍不憚勞苦,頻頻出訪,執意要影響國際事態的發展。
柴契爾夫人在其第三屆首相任期內,不僅竭力維護與美國的&ldo;特殊關係&rdo;,監控美蘇核軍備裁減的進度,不斷協調北約國家日益明顯的內部分歧,而且把她那執意要影響國際事態發展的觸角伸到了東歐諸國,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波蘭。
早在1988年11月,&ldo;鐵娘子&rdo;接受了雅魯澤爾斯基將軍早些時候發出的邀請,來到波蘭進行訪問。當時的波蘭因為&ldo;天主教信仰、民族意識和經濟崩潰&rdo;三者糾結在一起而政局日趨動盪。此時此情,她來波蘭訪問,是有特定目的的。她的意圖所在,說穿了就是&ldo;想開啟這些國家的大門,使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面對西方的影響&rdo;,亦即是想繼續推行她1984年在匈牙利開始的對東歐國家&ldo;施加壓力&rdo;的戰略。
在這次訪波期間,柴契爾夫人會見了波蘭新任總理拉科夫斯基,雙方舉行了簡短會談;接著她又與波蘭統一工人黨總書記雅魯澤爾斯基將軍舉行了長時間的談判。&ldo;鐵娘子&rdo;在與波蘭領導人的會談中,敦促他認識&ldo;團結工會絕不僅僅是一個工會,它是一場其勢力不容否認的政治運動&rdo;,指出&ldo;波蘭政府認識到這一點是正確的,而且必須與之進行談判&rdo;。
接著,柴契爾夫人飛往格但斯克,先是和雅魯澤爾斯基一起,向在1939年波蘭抵抗德軍入侵第一場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墓敬獻了花圈。隨後乘一艘海軍小艇抵達格但斯克碼頭,受到碼頭工人的熱烈歡迎。接著,她在波蘭團結工會領袖華勒沙的陪同下,向碼頭工人紀念碑獻了鮮花。隨後柴契爾夫人便同華勒沙等舉行了會談。在會談中,這位&ldo;鐵娘子&rdo;面授機宜,宣導團結工會要有效地運用合法手段參與波蘭的變革過程。她隨後又與華勒沙共進午餐,還被邀請到附近的一個教堂參觀。
對華勒沙與格但斯克的專訪和參觀,是柴契爾夫人這次波蘭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在爾後與雅魯澤爾斯基會談時,&ldo;鐵娘子&rdo;要求波蘭當局正式給予團結工會以合法地位,並敦促他儘快邀請團結工會領導人參加圓桌會議。雅魯澤爾斯基對此沒有作出任何承諾。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