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2/2頁)
海風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頁)這話說的似乎是常理,不過在明末之際,出來充當凱撒的卻是文臣、書生們怎麼也料想不到的滿洲大酋長!他們帶領著白山黑水間重新崛起的遊牧部落,一直虎視眈眈地關注著明朝的內亂,當最佳攻擊時機出現後,便毫不猶豫地猛撲下來!
其實,早在萬曆十五年,遼東巡撫就報告了建州努爾哈赤擴張的訊息,並參劾其部下違背命令改剿為撫。可當時的首輔申時行卻&ldo;認為這完全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引起內外文官的不睦;所以他又以和事佬的身份出面調停,建議皇帝視雙方的互相參劾業已彼此對消,也不再作是非可否的追究。&rdo;(《萬曆十五年》,第119-120頁)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在明朝上層文官心裡,朝堂內部的權力平衡才是一等一重要的大事,至於東北遊牧部落區區一個酋長贏了明軍幾陣,倒沒什麼大不了。
十分遺憾,端坐朝堂中的大明文官們錯了,因為興起的建州女真在擴張過程中不斷與周邊民族,尤其是北地漢人接觸,其中有戰爭也有結盟,有仇殺亦有通婚,這使許多蒙古、突厥,甚至漢族的血脈溶入其中。新生的&ldo;滿族&rdo;具有了比其前身&ldo;女真族&rdo;更大的包容性,尤為重要的是:溶入滿洲的北地漢族軍戶對新王朝的建立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比於其他地方衛所中軍力的衰敗局面,駐軋於遼東的漢族軍戶依然保持著較強的戰鬥力,他們仍能做到嚴格將其軍籍世代相傳,而這些關外駐軍內部也漸漸形成很強的官兵間的人身依附關係,以致於朝中很多文官將這些人比作唐末割據邊關的軍閥。與此同時,在一個&ldo;文極&rdo;社會中,長期生活於邊關的武人階層日趨邊緣化,他們不僅得不到國內社會的理解與尊重,而且其軍事行動也往往受制於文官。久而久之,遼東武人與關內同胞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卻與經常刀劍相的遊牧民族在氣質上多了幾分相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