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者不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學成者,可兼濟世人,通達天下。”
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一條正確率達到百分之八十的鐵律:如果你想登堂入室出將入相,就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而在大漢帝國的體制裡,想要學習,一般只有官學和私學兩種途徑。
官學顧名思義,是大漢帝國在各州、各郡、各縣所設定的學院,這些學院又稱官塾。官學為帝國的皇親國戚、官宦子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讓他們成長為帝國棟樑,當然,這些官學也會破格招收一些經過考量的寒門子弟,為他們提供免費教育,不過,這部分人在官學中的佔比,可謂少之又少,直到現帝劉彥登基,官學才逐漸擴大了寒門子弟的招收比例。官學中聲名赫赫於天下的,當屬位於京畿長安的兩儀學宮,其地位之高、文華之盛,讓百年前的那位諸葛丞相大筆一揮,直接把兩儀學宮定為國學,歷代兩儀學宮宮主,更是享受帝國十二卿的崇高地位和待遇。
而私學,又叫私塾,私學這東西分類便五花八門了,但大體不離三種。首先,江湖諸子百家和大幫大派會開辦私學,傳授學派精髓、培養年輕俊才,以為門派傳承延續之用,他們所學的,一般都是門派精髓;其次,一些諸如凌源劉氏一般稱霸一方的世族,會開辦私學,高薪聘請名師,傳授家族子弟文武;最後,一些稍稍闊綽又望子成龍的百姓們會自發集資,請一些才學平平的教書先生,為他們的孩子傳授些才學。
所以,大漢帝國中的教育系統以優劣排序,最優是兩儀學宮,其次是官學、諸子私學和世族私學,最次的,則是鄉野私學了。
......
位於凌源縣城北市的子歸學堂,是整個凌源城最大的鄉野私學,這裡藏書萬卷,孩子們每日讀書聲,朗朗不絕。
除了父母眼中的敗家子、兄弟眼中的大廢物、師長眼中的‘不成器’外,十餘年前從那場驚天大亂中悄然逃走的劉權生,還有另一個身份,子歸學堂的大先生。
從劉懿記事起,便有了這學堂,鄰里回憶,學堂最初僅是凌源劉家遺棄在北城的破廬三間,公元329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劉權生帶著尚在襁褓的劉懿落戶於此,一年修、二年補、三年建,草廬才算有了些模樣,劉權生父子也算在北市站穩了腳跟。
沒人知道堂堂劉三公子為啥放著半城之隔的錦衣玉食不要,非得來北市遭這個洋罪,最初大夥好奇猜測,一時間流言紛飛,倏忽十幾年過去,百姓們也就逐漸熟悉了劉權生大先生這個身份,淡忘了曾經的劉三公子。
劉權生一介書生,十一年前回到北市之初,手無餬口之技,只能懷抱劉懿蹭鄰里之食以餬口,可以說,兒時的劉懿,吃了百家飯,喝了百家粥,受盡了人間煙火。
後來,劉權生於草廬開堂設學,免費授業,有教無類,也算回報鄉親鄰里,鄰里皆市井之人,謀生艱難,他們雖覺讀書無用,但也不從中作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們有一分力氣,對這對兒父子便照顧一分。
再後,在學堂裡面,還是小黃髫的王三寶因在草廬博聞強記,華興郡郡守應知驚歎其神童之姿,特賜其為記事掾書童,秩俸三十石,對於貧苦人家,這無異於雞蛋裡面孵出了鳳凰,劉權生的草廬隨之水漲船高,於北市聲名大振,一些上不起學的人家,紛紛將孩子送到了子歸學堂,以期盼望子成龍。
劉權生也好說話,不管交不交得起學費,都會給孩子們安排一個座位,一些周邊村鎮趕來上學的孩子,這位大先生還會為他們提供一頓美味午餐。
公元334年,街坊鄰里借貓冬之機,為劉權生行瓦房之事,將草廬煥然一新,眾人之力甚偉,子歸學堂一躍成為凌源城乃至華興郡的最大書院,劉權生不忘本,仍分文不取,遂得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