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章和主線故事沒有任何聯絡,喜歡總結理論,分析技術的毛病又犯了。
這一章是獻給一直看這本書的二戰迷們,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陪伴。
————
如果軍事歷史能告訴我們什麼,那就是錯誤的假設是所有重大災難的根源。
1941的颱風行動,由於彈藥和燃料不足,其遠遠超過天氣因素。
阿道夫和陸軍總司令部發起的颱風行動,以及對季赫溫和羅斯托夫的裝甲攻擊等攻勢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燃料缺乏致使d國裝甲矛頭一次又一次被迫停止前進。炮彈短缺加上空中支援規模縮減,降低了d軍裝甲集團軍在伊斯特拉、沃格克拉姆斯科和圖拉等地削弱S軍據點的能力,讓S軍能夠從挫折中恢復過來。
颱風行動和其他攻勢都是這樣一個假設:物質因素不重要,國防軍會憑藉超人的意志力取得勝利。
然而,當1941年12月初最惡劣的冬季天氣到來,每次d國裝甲集團軍的進攻,都因為物資不足而停滯,這導致前線d軍士氣的崩壞。
此外,所有線上上的d國部隊,從季赫溫、莫斯科、圖拉和羅斯托夫等陣地。都因為過度擴張而消耗殆盡,只有很少或者根本沒有餘留的攻擊力量,無論是哪一場戰鬥,國防軍陣地都缺乏側翼保護,而且步兵支援極少。
最終國防軍的災難無法避免。
S軍在1941年11月25日-12月15日期間的反擊不過短短三週時間,卻讓每一個d國部隊吃了敗仗,除了少數外,撤退給國防軍裝甲師造成嚴重的物資損失,這些是永遠都不能完全彌補。
到1941年底,國防軍在東線失去了26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另有1000輛坦克無法運作需要維修。
輪式車輛、火炮和88毫米高射炮的損失也很大,大大削弱了其餘d國機械化部隊的進攻火力和機動性。
總體而言,在1941年,d國國防軍在東線蒙受了人員傷亡,其中裝甲部隊佔了27%。
戰敗讓國防軍和裝甲部隊的高階將領付出了代價,除了馮-倫德施泰特之外,阿道夫還在12月解除了馮-博克的職務,在12月26日將古德里安撤職。
阿道夫會不會將未經許可就撤隊的軍官免職,這因人而異,真正的原因是他認為這些人失去了獲勝的意志。
阿道夫很快就領教已方頭將領們的失敗主義,霍普納在一月份也因為得到許可就撤退而被罷免,軍長馮-施韋彭格和孔岑由於健康狀況不佳被撤換。
另一方面,阿道夫迅速嘉獎了那些即使在逆境中也能表現出堅定不移戰鬥意志的軍官。
比如瓦爾特-莫德爾,阿莫德爾在1941年12月中旬抱怨向後方防線撤退時,阿道夫認為他是接管位於勒熱夫瀕臨崩潰的第9集團軍最佳人選。
在12月的反攻中,S聯紅軍已經接近兜住在季赫溫、克林和羅斯托夫的大批d國部隊,但缺乏實力和技巧來實現計劃。
事實上,儘管局勢逆轉,S軍仍然未能摧毀任何d國主力部隊。
在1941年12月底,內務部報告S聯只俘虜了名d軍,而國防軍卻在過去6個月內捕獲了名S聯軍人。
1941年底,S軍自己的坦克部隊狀況變得非常糟糕,只能在冬季反攻中擔當輔助角色。
到1941年聖誕節,d軍和S軍的裝甲力量幾乎都被摧垮,他們都只保有極少可作戰的中型或重型坦克,任何一方都沒有足夠的坦克預備隊,後續的行動退化到一戰時代。
在1941年的戰鬥中,d國裝甲師佔據優勢的主要原因,不是依賴先進的理論、裝備或者領導能力,而是因為其裝甲叢集能在戰術層面有效運用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