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第1/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撤消帝制的大總統申令1
(1916年3月22日)
政事堂奉申令:民國肇建,變故紛乘,薄德如予,恭膺艱巨,憂國之士,怵於禍至之無日,多主恢復帝制,以絕爭端而策久安。癸丑2以來,言不絕耳。予屢加呵斥,至為嚴峻。自上年時異勢殊,幾不可遏,僉3謂中國國體,非實行君主立憲,決不足以圖存,倘有墨、葡之爭,必為越、緬之續,遂有多數人主張恢復帝制,言之成理。將吏士庶,同此悃忱,文電紛陳,迫切呼籲。予以原有之地位,應有維持國體之責,一再宣言,人不之諒。嗣經代行立法院議定由國民代表大會解決國體,各省區國民代表一致贊成君主立憲制,併合詞推戴。中國主權本於國民全體,既經國民代表大會全體表決,予更無討論之餘地。然終以驟躋大位,背棄誓詞,道德信義,無以自解,掬誠辭讓,以表素懷。乃該院堅謂元首誓詞,根於地位,當隨民意為從違,責備彌嚴,已至無可諉避,始以籌備為辭,,藉塞眾望,並未實行。及滇黔變故,明令決計從緩,凡勸進之文,均不許呈遞。旋即提前召集立法院,以期早日開會,徵求意見,以俟轉圜。予憂患餘生,無心問世,遁跡洹上,理亂不知。辛亥事起,謬為眾論所推,勉(強)出維持,力支危局,但知救國,不知其他。中國數千年來史冊所載,帝王子孫之禍,歷歷可徵,予獨何心,貪戀高位?乃國民代表既不諒其辭讓之誠,而一部分之人心,又疑為權利思想,性情隔閡,釀為厲階4。誠不足以感人,明不足以燭物,予實不德,於人何尤?苦我生靈,勞我將士,以至群情惶惑,商業凋零。撫衷5內省,良用矍然6;屈己從人,予何惜焉。代行立法院轉陳推戴事件,予仍認為不合事宜,著將上年十二月十一日承認帝位之案,即行撤銷,由政事堂將各省區推戴書,一律發還參政院代行立法院,轉發銷毀。所有籌備事宜,立即停止,庶希古人罪己之誠,以洽上天好生之德,洗心滌慮,息事寧人。蓋在主張帝制者,本圖鞏固國基,然愛國非其道,轉足以害國;其反對帝制者,亦為發抒政見然,斷不致矯枉過正,危及國家,務各激發天良,捐除意見,同心協力,共濟時艱,使我神州華裔,免同室操戈之禍,化乖戾為祥和。總之,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今承認之案,業已撤銷,如有擾亂地方,自貽口實,則禍福皆由自召,本大總統本有統治全國之責,亦不能坐視淪胥7而不顧也。方今閭閻8困苦,綱紀凌夷,吏治不修,真才未進,仰念及此,中夜以憂。長此因循,將何以(為)國?嗣後文武百官,務當痛除積習,黽勉圖功。凡應興應革諸大端,各盡職守,實力進行,毋託空言,毋存私見。予惟以綜核名實,信賞必罰,為致治之大綱,我將吏軍民尚其共體茲意!此令。(國務卿徐世昌副署)
1915年12月13日(舊曆十一月七日),袁世凱在中南海的住處居仁堂大廳舉行了&ldo;登基&rdo;儀式。據袁的親信、躬予其事的唐在禮9回憶。當時的情況如下:
忽然,在12月13日(陰曆十一月初七日)早晨8、9點鐘,在我們毫無準備之下,由段芝貴臨時通知皇帝即日在居仁堂登極,召集所有原總統府、政事堂、大元帥統率辦事處及各部司長、局長以上和各軍隊師長以上各員,即刻準備依次分批參與朝賀。說辦就辦,一時忙亂異常。大家想,參與盛典需要整換衣履,但時間確已來不及。當時在京城左近的大員有的也得到訊息,趕著入京朝賀,但負有地方守土重責的大員則接到指示,應以職守為重,概免朝賀。
約在9點多鐘,居仁堂大廳內朝賀典禮開始了。廳中上首擺設龍案龍座。出於一般意料的是龍座設在龍案前面,兩旁並無儀仗,只有平日貼身伺候袁的幾個衛兵排列在座後兩旁。袁這天龍袞、皇冠並未加身,只穿著平時的大元帥戎裝。他素來不喜歡上飾疊羽的元帥軍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