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1/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士琦(1862‐1918),字杏城,安徽泗縣人,楊士驤之弟。光緒壬午年(1882)舉人,後以道員身份在直隸試用,1901年隨李鴻章入京和談,擔任李鴻章與另一&ldo;全權大臣&rdo;慶親王之間的聯絡員。儘管二位&ldo;全權&rdo;之間心存芥蒂,由於他富於機變,巧於周旋,故李、慶雙方都很賞識他,這在官場中是需要高難技巧的。李鴻章去世後,杏城向新總督進獻&ldo;運動親貴,掌握政權&rdo;的方略,成為袁的公共關係特使,專司官場幕後交際,尤其是在結交慶親王等滿族親貴重臣、李蓮英等宮廷內侍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袁世凱以他為督署洋務總文案,倚畀極重,&ldo;事無巨細,盡以諮商60&rdo;,有&ldo;智囊&rdo;之稱。後來的南北議和、洪憲帝制等重大事件,他都是重要的策劃和參與者,是袁世凱主要的謀臣策士之一。
袁世凱對楊的評語是:&ldo;志慮沉毅,操守謹嚴61&rdo;,&ldo;心精力果,體用兼賅62&rdo;。所以袁常把一些難辦的事情交給他辦理,如從俄國人手中接收關外鐵路,接收盛宣懷的輪船招商局和電報事業,南北和議,籌辦帝制等等,他也隨袁一路高升,由候補道員而關內外鐵路總辦、輪船招商局總辦、京張鐵路幫辦、商部右參議、右丞(副部長)兼會辦電政大臣、官制編制館提調等要職。民國以後,楊很長一段時間留在江南為袁從事幕後活動,後來回京擔任政事堂左丞(相當於副國務卿),是洪憲帝制的主要策劃者。
這樣一個專幹幕後勾當的人,一般人會以為其為人十分不堪,孰知他卻是一個滿腹詩書,才華卓越的才子呢。陳浣一《睇向齋密錄》說他&ldo;居恆言笑不苟,竟日端坐閱書,無惰客。不事交遊,朋輩同僚酒食遊戲相徵逐,不與也。&rdo;&ldo;工詩古文辭,…於史喜《通鑑》,於詩喜工部(杜甫)、玉?(李商隱)、臨川(王安石)、遺山(元好問),於小說家言喜《世說新語》。&rdo;公務之餘,最喜歡的就是讀書自娛,而不事交遊與酒食徵逐63。古人講,&ldo;腹有詩書氣自華&rdo;,楊杏城手不釋卷,自然滿腹經綸,氣象高雅,民國初年的名記者黃遠庸就稱其為&ldo;有哲學思想的官僚&rdo;;很俗的事情經他的手辦理,品位也高了,而且遊刃有餘。這是一個其行為與個性存在很大反差的人物,是我們在讀歷史時所要特別注意的。
梁士詒(1869‐1933),字翼夫,號燕蓀,廣東三水人。梁士詒與梁啟超同學於佛山書院,光緒已丑年(1889)恩科,二梁同榜中舉。次年會試,梁士詒落榜,回鄉途中,廣購西書,從此開始研究財政、河渠、農業等實用知識。甲午年(1894)再試,中進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1897年後入國史館供職。1903年,清廷首開經濟特科,梁氏應考,成績突出,被擬為一等第一名,然而複試時竟遭人中傷,說他是梁啟超之弟,連名字都起成&ldo;梁頭康尾&rdo;(康有為名祖詒),其人品可知,因而大為慈禧所不悅,遂落第。梁氏經此蹉跌,心灰意冷,孰不知峰迴路轉,另有遇合。袁世凱為在直隸推行新政,正急於延攬人才,經時任天津海關道的同鄉唐紹儀推薦,袁遂聘梁為北洋編書局總辦,主持北洋兵書的譯纂。梁氏由此結識袁世凱,並與&ldo;北洋群帥,類有相知之雅。&rdo;但梁在袁世凱幕府為時僅一年,次年唐紹儀被清廷委派為議藏約全權大臣,唐奏調梁為參贊,12月隨同出國辦理交涉,歷時將近一年,回國後被任命為鐵路總文案,參與中日東三省(日俄戰爭)善後交涉。1906年春,以辦理外交得力,梁氏奉旨以五品京堂候補,在外務部參丞上行走。唐紹儀接替盛宣懷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