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艾書經歷的這天,正值大姐結婚出閣的大喜日子。父母悲傷了一陣,請人把最小姑娘拿去埋葬了。隨即擦乾眼淚,振作精神,形若無事的高高興興的操辦了大女的婚禮。
一天,么依來看望艾書父母。艾書要么依給擺龍門陣。
“以前,一個員外家有三個女兒。”么依說“大女兒、二女兒都各找了一個聰明的女婿,三女兒最聰明卻找了一個笨女婿。過年了,三個女兒和女婿都去給岳父拜年。這岳父家自然備了很多好吃的,還有一壺好酒。”么依在擺龍門陣過程中象往常一樣,陸續聚集來了一些鄰居,靜靜地聽他擺龍門陣。
么依說:“這三個女婿中,大姐夫二姐夫以為自己讀的書多,要聰明些,經常合夥欺負小姨夫。這天見到桌上已擺了好飯菜,就提議要作對子,哪個對上了就得吃,對不上的等大家吃了他再吃。”大姨夫、二姨夫提議,大姐二姐說:“要得。”岳父點頭認可。二姨夫說:“我來出題。”他想了一下說,這個對子中,要含有“又高又大”、“兩邊掛”、“幸好是””如果”最後是“有點怕。”大姨夫說:“好,我是大的我也說。”“岳父家房子又高又大,一對燈籠兩邊掛,幸好是岳父在裡住,如果是我住,還真是有點怕。”二姨夫接著說:“岳父這匹馬又高又大,一對鈴鐺兩邊掛,幸好是岳父坐騎,如果是我騎,還真是有點怕。”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兩家互相稱讚說,“好!好!”催著小妹夫“快說,快說”,那小姨夫急得一身冷汗,對不上來。大姐夫說“我們數三個一二三,你都對不上來,我們就開始吃了,你不得怪人噢。”數了三次,小姨夫還未答上來。“我們動筷子啦!”這邊喊。三姑娘急說別忙,大家一起吃,望著老媽心裡想求助,要老媽表態別為難小女婿了。小女婿卻認為是妻子暗示,隨口就說了:“我家岳母又高又大,一對乳奶兩邊掛,幸好是岳父同她睡,如果是我還真有點怕。”現場尷尬,哭笑不得口。站在旁邊的丫鬟們噗哧一笑,有的笑出眼淚來,有的忍不住噴出口水來。大姐二姐說不行,哪個叫你拿人來對。三女兒慢條斯理說:“這那點不和你們出的對嘛!”小女婿高聲說:“我對上了!”把海參、燕窩先給岳父岳母後,一筷把那大雞腿夾到自己碗裡,喊一聲“吃了!”大姐夫二姐夫目瞪口呆,大姐、二姐各自推自家丈夫一把:“還不趕快,一會兒被他把好的都吃了。”龍門陣引得大家一陣轟笑。
艾書的老師不知在門外等了多時,人們散了,他才進屋。他是來通知學生上學事的。
他一開口就說,我們學校要搬家。國家很重視文化,兩歲以下的進託兒所,3歲到6歲的要進幼兒院,7到15歲的要讀書,不讀書就不分基本口糧,16歲以上沒有讀書的要進夜校掃除文盲。這樣一來,十五、六歲的大姑娘也爭著要讀書了。學校從三個班變成五個班。學生由不到100人變成200多人。學校搬到佳戛家的“祠堂”。區裡又新派來了校長和老師。新校長安排學校的高小班提前三天把新學校打整好。接著安排:“明天上午八點準時到原教室集中,我統一帶去。”
新校區、老校區與艾書家成“三角形”。
到學校都是彎曲小路,各有利弊;原校路有一半多是田埂路,一溜滑就掉進田裡,滿身泥水,冬天冷的透骨;新校路要跨過一條河,過河後要爬一段坡路,在校門口可看見艾書家。
新校舍原是當地土司家的祠堂,百姓稱“老官房”。官房雖八、九年沒用了,但還是顯得壯觀。大門稱“朝門”,門兩邊各一根高八尺,粗一尺見方、整體無縫、打磨光滑的石門方,栽在比門方更寬更大更長的石門檻上。中間院壩兼操場。四周石砌圍牆,房舍一正兩廂,木瓦結構,正廳寬敝,靠後壁有石砌佛臺,兩廂有底層,有樓層,與正廳連線,門窗、簷壁、欄柱均是雕刻。左右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