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丶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著大小高低各有不一,竟是參差不齊的響起,配合李沐沐的琴聲渾然天成的產生了一種扣人心絃的激盪。
而此刻,白衣女子突然地將白羽弓架在背後,取出了兩支白羽箭,舞動著奔向編鐘所在的位置,說時遲那時快,編鐘隨著那女子手中的白羽箭的撞擊發出了或低沉或高昂的聲音,時不時傳來的空鈴聲竟也是成了點睛之筆。
且到此還不算完,只見白衣女子又舞動至七鼓處,腳點空鈴,箭擊鼓面,在這曲目的最後高潮中,來回的穿梭於七鼓和編鐘間,雖不見覆雜精湛的舞步,但這種振奮人心的舞曲若是配合細柔的舞姿恐才是違和的。
隨著李沐沐琴聲的漸緩,此曲也終是進入了尾聲,只見那白衣女子在最後射出三連發後,將手中的白羽弓高高的拋起,弓箭周身的羽毛隨之而散開,飄蕩飛舞在空中,將公主和白衣女子緊緊的包裹在那一抹神秘之中。
臺上率先響起掌聲的是那些武將世家之人,《凌陣之曲》是百年前一位鎮守邊疆的武將之妻譜寫的,她原也是武將之後,因此隨著夫君一起鎮守邊疆幾十載,雖然不及自己夫君能帶兵打仗,但當他夫君出征時,她便是要鎮守城池的,是歷史長河中為數不多有名且被記錄下來的女將,其實這樣的女子有很多,但奈何史料記載的卻甚少。
她將戰場中的那些殘酷、冷漠、無情都譜寫在了開篇曲譜中,又將自己將士奮勇衝鋒,萬事俱不畏的勇氣譜寫在了高潮中,結尾自然是悲涼的,屍橫遍野不是隻在史書中,而是在每朝每代中最不願被帝王家提起卻最真實存在的長河裡,有些人化作一抔黃土之後,甚至墳前連一朵菊花都不曾有。
這也是江錦心私心想著的地方,今日來的武將家雖不多,但也是佔了小一半的,如今雖是太平盛世,但只有鎮守在邊疆的人才知道,所謂的太平是邊疆將士沒日沒夜吹黃沙、斷衣袍換來的。
她想的只要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認可便是能混過此關,但文人墨客素來頗為挑剔,況且自己真的沒有那天賦,唯有投機取巧,來動一動武將家眷的心,讓她能夠不丟臉。
結果也確實如她預料一般,那些武將世家的婦人因著自己夫君常年的離家而感同身受的鼓掌,那些武將世家的子女因著自己祖輩的榮光而熱血沸騰的鼓掌,還有些青年是報著想為國效力的心情而激盪內心的鼓掌。
高臺之上的皇后自也是讚賞有佳的,雖然其實她們都看的出來,此女子的舞技確實並不精湛,畢竟也是深宮後院出來的女子,怎會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必是剛剛的江鈴若知曉了此番,想著擺自己姊妹一道,只是大概未曾料想這般結局,皇后是這樣想著,不由的也多看她了一分。
江錦心和李沐沐謝了恩、領了賞倒是真的大大鬆了一口氣,不管結局如何,至少算是不錯的過了,雖然總是會有一些夫人覺著這樣的技藝並不符合大家閨秀應有的姿態,但自有武將世家之人會與之辯駁。
當然,幾家歡喜便有幾家憂的,比如此刻臺下的江鈴若狠狠地捏住了自己的裙子,摩擦著牙齒髮出了“咯吱咯吱”的聲音,旁邊的丫鬟又不好上前勸慰什麼,只好戰戰兢兢的站在不遠的身後。
她是真沒想到自己會如此失算的,她一早便知道江錦心不擅這些,但盤算著她的性子要麼乾脆拒絕了,要麼推了江鈴瑩上臺,不管哪一種都是好的,前者雖然不會出醜了,但定然是會得罪皇家的,而後者,雖然丟臉的不是她自己的,但和江鈴瑩的關係必然就會惡化的,只要讓她孤立無援,自己在府邸的日子就會好一些。
但她是真的沒想到她竟然能想到這樣的方式來表演,雖然她很想指出她那半吊子的舞姿,但皇后都讚賞了,難不成她還能忤逆?也只能和周圍的人一起附和,實則內心恨極了她,當然也恨極了自己,原本自己是今天閃亮的點,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