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頁)
今夜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吶吶不敢答。
自然一時之間是難以找出的。
周承弋又問道,「孤倒是覺得奇怪了,先前孤舉薦房觀彥入翰林院編書時,卿家雖也有反對者,卻不見如此激昂。卿家上回應允,為何今日又這般壯烈之形勢?」
「這不一樣……」鄭御史試圖說出使臣的重要性。
周承弋卻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道,「上至三公九卿,下至九品縣官,都是我蕭國之棟樑,所做之事都是為建設我蕭國!莫非翰林院編書改制教育不重要?」
「既如此,又有何不一樣!」他的話擲地有聲,氣勢之凌厲,一時之間竟無人敢與之對視。
房觀彥聞之心內深受震動,他本來以為此事或許又是就此了了,心中已然是失望,他唯有消極的以沉默反抗不公。
卻不想還有人為維護他而與群臣舌戰,分毫不退。
上一個是他的父親。
房觀彥心裡頭那團將熄的火終於又搖曳起來,他長長撥出一口氣,走上前來,他先是朝周承弋無聲的一拜,久久才直起身。
然後對著皇帝行禮,道:「陛下,房觀彥生在蕭國,長在蕭國,是蕭國人。」
「可你身上,卻流著前朝皇室的血。」
作者有話要說: 22上夾子,所以明天更新推遲到晚上,我正好去個打個新冠疫苗(約了好久終於約到了,不容易)。
下章種田文刊登。
第36章 《窮書生種田》上刊
聽政殿內氣氛一陣凝滯,周承弋有些發懵:什麼叫房觀彥身上流有前朝皇室之血?難道房丞相?
不對,如果房丞相有問題的話,他現在根本不可能還好好的站在這裡當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爺,且並未受到牽連,多半在此事件中還立了功。
如此,那就只能是……
周承弋突然想起至今為止他都未曾聽人提起過房觀彥的母親。
周承弋沒有猜錯。
十二年前夏,陛下南巡遇刺中毒經久不愈,遂三月未朝,其政務交由丞相主理,三省六部協理。
然機密不知如何洩露,孽黨劫獄,入刑部大牢如入無人之境,後因鍾離元帥恰逢而敗,賊寇盡數自盡,無一活口,此事不了了之。
約半月後入秋之時方開朝,房丞相卻突然表奏聽審,其髮妻孫氏近來形跡可疑,與妄想反蕭復啟的前朝餘孽黨羽隱有牽扯,要求徹查。
帝允,命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審查,終查出孫氏乃是前朝皇室之後,自封公主,自一開始接近還只是狀元郎的房丞相便是另有圖謀,還查出其背後組織與先帝之死亦有牽扯。
孽黨伏誅,房丞相自摘官帽意欲引咎辭職。
皇帝仁慈,念其對孫氏所做之事皆不知情,為官多年兢兢業業不曾懈怠半分,改制推進新稅法更是勞苦功高,雖有疏漏致使機密洩露、佈防圖被偷、刑部被劫,幸而未造成多少損失,又大義滅親揭露此事請求徹查。
故只降職發配滄州又罰俸三年,駁回辭官之陳詞表奏。
如此五年後,終得以還京述職,再度掛相。
還京當日,帝率百官親自出城數裡迎之,曰:「朕之左膀今日復歸矣。」
房丞相當即泣不成聲,跪地謝恩久久未起。
只是房丞相雖官復原職再次得以重用,曾被譽為「小甘羅」的其子房觀彥卻是被逐出族譜抹除名姓前途無望。
——但這已經是房丞相能為他求來的最好的結果。
房觀彥當時已有十四五歲,少年本驕傲的背脊硬生生被打碎折彎。然他知其因由,心中悲慼卻怨無可怨,也只能無可奈何隨師遠走他鄉,自此數年不得歸。
而世人只知唐公之徒子固,千金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