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港沉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未濟卦六爻也講述了清政府試圖維新求治,而新勢力革命圖強的歷史故事。
初六:濡其尾,吝。
在既濟卦中,濡其尾,曳其輪,無咎,但為什麼在未濟卦中,一旦打溼了尾巴就很艱難呢?
因為渡河上岸以後,只要我們拽住車輪,不讓車子走歪,也不讓車子倒滑進水裡,尾巴上沾再多水也不會有危險。
但如果一隻小狐狸自不量力,冒然去渡河,那就比較麻煩了。它個子小小的,剛到河中間還沒有渡過去,就筋疲力盡遊不動了,尾巴也很快被河水打溼。
人生在世,既要樹立遠大志向,更要學會腳踏實地,量力而行。千萬不要想著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若是心不足蛇吞象,結果一定是消化不良。
你能相信嗎?光緒帝竟然比孫中山先生小了五歲,他完全像是上一個時代的人。
光緒帝兩歲登基,更早登上了歷史舞臺。看著列強臉色長大的光緒帝,和孫中山一樣,有一顆求變圖強的壯志雄心,所以當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一眾士子公車上書反對簽訂《馬關條約》,光緒帝不僅不加怪罪,反而很快起用了他們。
康有為(1858年—1927年)的學習成績很不好。他連續多次參加鄉試均不及格,轉而開始學習西方文化。他位卑未敢忘憂國,雖然成績很差,身份低微,卻敢上書光緒帝,痛陳國家危亡,建議變法維新,並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張。
這些建議和主張,基本送不到養心殿的書桌上,光緒帝很大可能從沒有看到過。
沒有得到回覆的康有為回到廣東,在廣州開堂講學,主講中外之故,而授救中國之法。梁啟超(1873年—1929年)成為他的得意門生。
梁啟超的學習成績比康老師好太多。他十二歲到廣州應童子試,考中了秀才。十七歲參加鄉試,以第八名中舉。
1890年春,梁啟超認識了康有為,對他以布衣上書力倡變法的作為和見解大為佩服,從此拋棄舊學,拜康有為為師,學習他的改革主張和變法理論。
師生兩人雖然努力研究西方新學,卻依然還懷有封建士子的功名夢。
公元1895春,康有為與梁啟超一同進京參加會試。時逢清政府與日本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兩人於是邀集一千三百多名舉人聯名公車上書,要求拒和、遷都、實行變法。
這份上書終於送到了光緒帝的手中。上書中申明必須及時變法,提出“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圖自強”,陳述了富國、養民、教民、練兵等變法思想,引起了渴望雪恥自強的光緒帝的強烈共鳴。
他立刻命令抄錄四件副本,分別送呈慈禧太后、留存軍機處以待發往各省督撫討論。
師生二人趁機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創辦《萬國公報》,大力宣傳西學,鼓吹變法。兩位原本人微言輕的不第士子,就此逐漸成為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歐美各國紛紛趁火打劫,企圖將滿清政府吃幹抹淨。危急存亡之秋,康有為和梁啟超先後來到北京,四方奔走呼號,積極組織救亡活動。
康有為再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迫在眉睫,必須變法圖強,否則一旦國亡民危,就連皇帝也將朝不保夕。
光緒帝接見了康梁二人,表示絕不做亡國之君。他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全面籌備變法,又賜梁啟超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正式啟動戊戌變法。變法開始後,光緒帝鬥志滿滿,在康有為的幕後主持下,接連發布上百道變法詔令,大刀闊斧推出一系列改革,包括擬定憲法、開制度局、禁止婦女纏足、裁綠營、放旗兵、廢科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