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後六臣輔政的大明 (第1/4頁)
宅系阿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正統十四年,十月
王宇帶著剛剛從戰場歸來的十五萬嶺南衛,與老二王義帶著的混編衛和山東備操軍匯合。
三十萬旌旗兵甲齊備的大軍,押著先大行皇帝的靈柩,把順天圍了。
王宇並不想與城關之上的大明孫太后,文武百官撕破臉,於是命老二來給城關上面眾人念一念先大行皇帝朱祁鎮的“遺旨”。
這“遺旨”切割大明的權力很合理,孫太后、文官、勳貴都有照顧到。
老二王義久經鍛鍊,終究是不會在這種眾目睽睽之下的大場合膽怯了。
之前,為了給手下的二狗子們有提升空間,王宇命王義獨自帶領一軍鍛鍊,讓他帶著三萬安南占城闖軍混編衛,去暹羅抓人來種地。
結果老二王義在暹羅皇宮睡皇妃的時候,不小心差點被個女人暗算,在臉上留了一條疤,讓老二看起來十分兇厲的樣子,城關上的眾人都不由得嚇一跳。
老二炸雷一般的聲音,響徹順天的城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帝王膺圖御宇,惟德是與,遐不云乎,纘承大統,統理萬方,頃因不德,上幹天咎,致瓦剌逆虜奄然犯順,庶幾夙夜在公,遂親征瓦剌,逆虜蕩平,萬邦寧謐。
詎意朕志未艾,禍起於文武,土木之禍,深用疚於厥心,朕意自決,上不辱於國,下無愧於民,乃由上宮之人王振倡議,俾召宮人將士於榻前,議冊立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
朕思皇長子朱見深年甫五齡,尚無知識,若遽膺元良之舉,誕登儲貳之尊,朕心有所不忍。
茲特請皇太后權宜臨朝稱制,楊士奇、楊榮、楊溥、王宇、張輔、徐景昌,公同輔理,暫統萬機,以俟皇長子朱見深年至二十五六歲時,躬親授寶,使之早踐宸極。
朕魂歸於天,得遂重臣輔佐社稷,實忻幸之。
欽命楊士奇、楊榮、楊溥、王宇、張輔、徐景昌六人為輔國大臣,卿等詳悉朕意,務體朕懷,日夕在廷,毋致懈忽。
特頒遺旨以示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這道正統皇帝朱祁鎮的遺旨,說了點啥呢?
第一,正統皇帝朱祁鎮是想好好給大明辦事的,但是隨軍文武誤了他,導致土木堡之變,他準備自縊,保全大明國體。
第二,自縊前,在太監王振的提議下,正統皇帝朱祁鎮,決定立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承繼大統。
第三,皇長子朱見深年幼,皇太后權宜臨朝稱制,六大臣共同輔佐國政,制衡皇太后。
六個輔政大臣裡,剛好三個文官大佬,以及三個勳貴大佬。
這徐景昌乃是二代定國公,他爹是朱棣的小舅子,因靖難被封定國公的徐增壽,魏國公徐達的第三子。
徐家在應天還有魏國公一脈,是一門兩國公。
這位二代定國公徐景昌和王宇同歲,他的人生應該怎麼說呢?
永樂時期在五軍營按部就班的鍍金打醬油,然後被老爺子派去修鳳陽祖爺祖奶的皇陵。
明仁宗時期,襲爵,母喪,丁憂。
明宣宗時期,駐守順天,然後代替皇帝巡視九邊。
然後沒了
王宇選這麼一位地位高,但手下沒兵權的定國國公進來,當然是為了進一步控制大明兵權。
英國公張輔都七十五的高齡了,你不會指望他能熬到五歲的朱見深親政吧!
等王宇慢慢把大明的刀把子,全部收攏到自己手裡,到時候,什麼狗屁內閣,什麼臨朝稱制的皇太后,統統給你揚了。
王宇的五十萬大軍就在城外,順天裡的孫太后、文官、勳貴權衡之後,接受了這份看似各方都有受益的聖旨。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