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第1/3頁)
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這卻並沒有削弱人們對這一神秘天書的興趣,上世紀九十年代,又興起了釋讀&ldo;紅崖天書&rdo;的第三次高潮,其間,更多的學者試圖從文字學、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目前已有十幾種說法。
最新的一種解說認為它是建文帝的&ldo;伐燕檄詔&rdo;,隱藏著一段歷史謎案。研究者認為明初&ldo;靖難之役&rdo;後,建文帝在親信隨從的保護下,隱匿到了貴州的山谷之間。躲避數月後,他很想號召臣民支援他東山再起,推翻朱棣,但苦於自己身單力孤,加上朱棣的爪牙眾多,難於應付,便想出了這麼一個討伐朱棣的檄文,讓隨從以金文的變體加上篆體、隸書、象形文字、草書以及圖畫的形義綜合成一種&ldo;雜體&rdo;,然後用皇帝詔書的形式刻寫於紅崖之上。根據這一大膽的假想,研究者進而&ldo;破譯&rdo;出&ldo;天書&rdo;的內容為:&ldo;燕反之心,迫朕(皇龍)遜國。叛逆殘忍,金川門破。殘酷殺害(段、毆、牢、殺子民),致屍橫、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難書。使大明日月無光,變成囚殺地獄。須降伏燕魔做階下囚(斬首消滅)。丙戌(年)甲天下之鳳皇‐‐允炆(御製)。&rdo;
對此,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指出,關於建文帝的下落現在仍是一樁謎案,歷史學界長期流行著兩種主要說法:一是建文帝在宮中自焚而死,一是建文帝流落海外。至於他是否逃到了貴州,僅靠&ldo;紅崖天書&rdo;來斷定是證據不足的,至多隻能是一種個人猜測,在史學上價值不大。
紅崖天書
還有人認為,&ldo;紅崖天書&rdo;是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比殷代甲骨文更原始的圖畫會意文字,或稱古圖形文字。它有形可象,有意可會,其造字的原理和釋讀方法,與甲骨文一樣。不過後者是前者圖形的線條化,在表現方法上前者更原始,可說是古文字的雛形和活化石。透過辨別&ldo;天書&rdo;上每個圖形所表現的物體,他們認為其應該是一則古時的&ldo;公告&rdo;。由此,還可以將中國有文字的歷史從距今3200年的殷代甲骨文提前至新石器時代。
不過,更多的人並不認同於這一看法,他們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比如有人認為&ldo;紅崖天書&rdo;運用了鐘鼎文等篆隸書體,採取了新增、省減、移化、圖釋四種方法將字形肢解。還有人認為&ldo;天書&rdo;亦文亦畫,不能單純地理解成文字或者圖畫,他們指出:&ldo;紅崖天書&rdo;&ldo;觀其文,它是道聖旨,從右至左直排成一篇《伐燕詔檄》;察其圖,自左向右看,它是一幅御駕親徵圖。&rdo;
也有學者指出,&ldo;紅崖天書&rdo;本身是一種古怪的文字,應該不屬於漢字系統,可能與少數民族文字有關。雲貴、廣西古稱&ldo;南蠻之地&rdo;,當地的文化、文字與漢民族不是一個系統,而且當地壁畫較多,所以把&ldo;天書&rdo;和壁畫聯絡起來似乎更加合情合理。在四川涼山、內蒙古的一些地方也有古代的壁畫,壁畫的內容是表現祭祀、描寫當時人的生活及其與自然的鬥爭。還有的人認為,用&ldo;天書&rdo;來形容紅崖上的符號不是很恰當,因為所謂的&ldo;天書&rdo;是神仙、超人力量創造出來的東西,有一種神授的感覺。
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最正確呢?目前只怕還很難得出結論。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碑刻專家趙超先生所說:&ldo;對於&l;紅巖天書&r;,學術界目前沒有統一的看法……內容趨向符號化,目前關於&l;紅崖天書&r;沒有詳細的古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