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鏡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補充,“我也不多說,我們目前的實力面對馬來亞的日軍,可能有些勉強,但對那些充當日軍走狗的馬來人,一定要堅決打擊。
在婆羅洲那邊,華人已經當家做主,在馬來亞,更應該如此。”
聽到要跟馬來人決裂,有人比較擔心,“謝長官,馬來人的人口跟我們相仿,跟他們決裂,我們會不會很被動。”
“過於軟弱能得到旁人的尊重?
馬來人在英國人時期和日本人時期對我們做了什麼,你們難道都忘了?
而且對付馬來人也要懂分寸,我們可以聯合其它少數族群,保障他們的權益,讓他們跟我們聯合對付馬來人,這樣壓力就會小很多。”
隨即馬來亞分會的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心中的擔心一一說了出來。
而鄧帆、謝文海和特派員等人則是一一解答,一起把接下來抗日鬥爭的大致方向給確定下來。
馬來亞的抗日局面十分複雜,所以先要確保自己人這邊團結一致才行。
而對於瑪共,依然是維持現在的關係。
雖然瑪共是英國人在扶持,但也只是暫時的。
在這之前,雙方聯合抗日,也算是有些交情。
而且瑪共也是以華人為主,雙方沒必要鬥個你死我活。
英軍給瑪共的支援也只是最近才開始,畢竟才取得聯絡沒多久。
而且相比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有大量潛艇外,英軍沒什麼潛艇,所以是透過空投才支援。
,!
空投有著侷限性,而且要穿過日軍控制的緬甸和安達曼海,能給空運的支援不多,而且頻率也不高。
美軍這邊潛艇運輸雖然也有侷限性,但是潛艇多,只要每個月有四、五艘次潛艇給馬來亞義勇軍運輸援助物資,那也很嚇人。
畢竟每一艘潛艇可以運送幾十噸的物資,每個月四五次,數量還是很可觀的。
而且美軍這邊是瞞著英軍,還是援助的日式武器,英軍想要察覺可不容易。
而隨著幾批援助人員和物資的抵達,馬來亞義勇軍這邊的實力快速增長。
僅僅是謝文海,帶著第1旅就在11月上旬和中旬,對柔佛中北部和彭亨中南部的小規模日軍和馬來偽軍發起了十多次規模不一的進攻。
最終殲滅日軍數百人、偽軍一千多人。
第2旅也沒閒著,只是相比於第1旅的出擊頻率和取得的戰果,就要差了不少。
但取得的效果很明顯。
再來多次進攻,就能把幾塊零散的根據地合併起來。
到時候這塊根據地就會以柔佛的中部和北部、彭亨的中西部和南部、雪蘭莪的東北部、森美蘭的東部和北部構成,相當於就是馬來亞的中東部。
到那個時候,義勇軍就能進可攻、退可守,還能向北拓展,跟第3旅的根據地合在一起。
到時候就算是日軍大舉圍剿,也有了較大的活動空間,不至於沒有戰略空間。
:()抗戰雄鷹,開局就搶鬼子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