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鏡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1月1日,馬來亞中部、彭亨西南方向一個叫作文德甲的城鎮裡,此時這裡正在召開南華聯合會馬來亞分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第一次召開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後來就再也沒有召開過類似會議。
這第二次雖說叫全體會議,但其實參加的人也不多,畢竟不可能都來參加,也得留一些人留守根據地才行。
即便如此,這個原馬來人的寺廟裡,此時也坐了三十多名成員,基本上就是馬來亞分會這邊80的核心成員了。
不過如今卻是多了一些新面孔。
自然是謝文海及他從婆羅洲帶來的一批人,然後就是南華聯合會總部派來的特派員。
“按照李長官和聯合會總部的指示,馬來亞華僑抗日義勇軍按照接下來的方案改編。
全軍改為3旅9團。
鄧會長兼任司令,謝副會長兼任副司令。
其中柔佛、雪蘭莪、森美蘭、彭亨州等地的義勇軍改編為2旅5團。
。。。
其次霹靂、檳城、吉蘭丹的義勇軍改編為1旅3團。
新加坡的義勇軍仍為1個團。
其中。。。”
聽到特派員的詳細解說,在場的人大致聽明白怎麼回事了。
第1旅駐紮在柔佛和彭亨南部,下轄第1團和第2團,計劃每個團1200人,整個旅3000人。
第2旅駐紮在雪蘭莪和森美蘭,以及彭亨西部山區,下轄第3團和第4團,人數編制跟第1旅一樣。
還有一個總部警衛團,計劃人數1000人,駐紮在彭亨中部,保衛馬來亞分會總部安全。
第3旅總部在霹靂,駐紮在霹靂、檳城、吉蘭丹等地,下轄第5、第6和第7團,每個團編制800人,總編制3000人。
第8團由總部直轄,由新加坡的義勇軍改編而成,計劃人數800人。
要是按照這個改編計劃,總編制約人。
只是目前義勇軍雜七雜八的武裝加起來也才五千多人。
所以接下來的任務也挺重。
其實人不缺,關鍵是武器彈藥。
好在截止謝文海等人抵達馬來亞的時候,已經有三批援助物資抵達。
共有1500支步槍、60挺輕機槍、40具擲彈筒、20門迫擊炮等在內的武器彈藥。
這些武器彈藥優先補充第1旅和第2旅。
“特派員,按照這個改編計劃,我們不僅缺人,還缺大量的武器彈藥。”有一名參會人員忍不住開口詢問。
“人的事,各部自己解決。馬來亞相比婆羅洲的優勢,這裡的華人更為集中,尤其是西部沿海各地,華人佔比更大,徵召兵員肯定沒問題。
除了普通士兵,總部那邊也會從各地抽調軍官來加強你們的軍隊擴建。
上面的意思,我直接明說,就是李長官的意思,各部嚴禁因為祖籍等問題排擠總部支援的軍官。
在這裡,不分什麼福州籍、閩南籍、潮汕籍、廣府籍,大家都是有個共同的身份。
至於武器,各位更不要擔心,接下來盟軍提供的援助,會優先提供給馬來亞,所以擴編所需的武器肯定不缺的。”特派員語氣十分嚴肅,也算是先把醜話說在前面。
在眾人還在消化的時候,鄧帆也開口補充,“對於特派員的話,各位要謹記。
我這也補充一點。
你們都知道目前英國人在向瑪共提供援助。
我們得到的援助,雖然是盟軍提供,但卻是李長官從美國人那裡爭取的。
而且在馬來亞,英國人是殖民者,諸位不要自己所處的位置。”
沒一會兒謝文海也隨即開口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