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義務兵制度,吳穎達崩潰 (第1/2頁)
帥帥的甜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陽蔡和祖藍悄悄的往旁邊挪了挪,秦陽更直接,朝著工部的官員招手,讓他們離吳穎達遠點。
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態度,
蕭芸汐則是用不留情面的話來回擊:
“太傅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們這麼多讀聖賢書的所謂讀書人,卻敗給我以及我的學生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婦孺,這是為何?”
全屏開打,還自帶暴擊,懟的吳穎達一群人啞口無言,
到底是帝師,皇帝還是要給他留幾分面子的,
“世子妃說的義務兵,按照年限服兵役,區區3年時間,如何能保證軍隊戰鬥力,還有訓練新兵的耗費巨大,全員輪換,朝廷的負擔很大“
皇帝提出的問題,還是比較實際的,百姓都吃不飽,還要每年招募,訓練新兵,朝廷的財政根本頂不住。
就說平日裡,將士們都是很少訓練,不是他們懶,
訓練消耗體能,規定要吃一頓乾的,不訓練兩頓稀的,要是每年都這麼高,糧食消耗就是巨大的支出。
”陛下朝廷現在的兵役制度,衛所裡有些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早已經沒有戰鬥力,戰時抽丁,臨時訓練,跟烏合之眾有何區別?”
義務兵制度首先是士兵服役時間短,定期徵兵和退伍,使兵員經常輪換,有利於常備軍兵員更新,保證兵員年輕力壯,又可儲備兵員,列為預備役。
戰時若是遇到突發狀況,預備役拿起武器,就能上戰場。
同時,
若是一視同仁的服兵役,百姓心中無怨言,公平合理,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更是能體會到前線將士們的辛苦,
義務兵還有一大好處,防止邊疆大臣或者藩王,擁兵自重。
蕭芸汐故意提到這點,就是讓皇帝心動,
“朕倒是覺得這個服兵役有點意思,時間長短能調節,邊軍服役5年,地方的部隊,可以縮短時間不過軍費方面,依然是個問題。”
蕭芸汐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皇帝:
“陛下可知京城最近半月的稅收有多少?”
半月稅收?
皇帝滿臉懵逼,朝廷收稅都是年底結算,哪有半月結算的?
“陛下是217萬兩。”
“多少?”
“217萬兩。”
皇帝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大夏全年稅收2000萬兩不到,京城半月就200多萬兩,這還了得?
“你是如何得知的?”
“昨日戶部尚書遞交奏摺的時候,老奴不小心看見的,請陛下責罰。”
魏忠跪在地上,誠惶誠恐,皇帝倒是老臉一紅,
戶部尚書向他彙報過這件事,只是那時候他在開小差,想著比試的事,壓根就沒有注意聽,
難怪昨日戶部尚書走的時候,眼神幽怨,原來如此。
“起來吧,念在你是不小心,回宮以後領10大板。”
宦官不能參政,更不能查閱奏摺,魏忠是給皇帝留面子,皇帝意思意思,打板子的人自然知道輕重。
“世子妃,你繼續說。”
“臣女要說的是,多修路,支援商業,規範商業法,給商人提供更好的經商環境,軍費自然會有。”
皇帝想到大寶跟他說的,要想富,先修路,還有商品流通,這個大寶說過,涉及到龐大的體系,
三言兩語說不清楚,還是迴歸比試本身,有機會再找蕭芸汐說道:
“你的義務兵制度朕認為可行,你再給朕說說這個軍銜制是為何意?
軍銜制度其實很簡單,就是透過軍銜,明確上下級關係。
平時或許看不出來軍銜的好處,戰時部隊軍官傷亡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