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老東西,壞得很 (第1/2頁)
帥帥的甜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親自出題,沒有人敢有異議,比試是皇帝組織的,他沒有理由放水,幫蕭芸汐作弊。
“你二人就以邊關將士為題,寫一首邊塞詩,格式不限。”
蕭芸汐示意青年:
“你先吧”
唐詩三百首,邊塞佔半邊,隨便拿出一個都是碾壓之姿,她先背,青年恐怕連展示自己詩詞的勇氣都會喪失,
她是好意,奈何有人不領情。
“還是太子妃先來。”
臨場作詩難度極高,時間多一秒,優勢就多一分,蕭芸汐想要佔便宜,吳穎達絕不答應。
“別說我沒給你機會,你確定我先作?”
青年咬咬牙:
“世子妃先請!”
他腦子裡已經有腹稿,質量自然不能跟剛才那首描寫雪的詩相比,竟然吳穎達給他爭取時間,
那就再琢磨琢磨。
他和吳穎達的小心思被蕭芸汐看在眼裡,給你們機會不中用,那我就放大招了。
說到邊塞詩,蕭芸汐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跟犯大漢者,雖遠必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這個詞,頻繁的出現在邊塞詩當中,
無論是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旁臨月窟寒,或是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亦或是樓蘭勳業竟悠悠,聊作人間汗漫遊。
每句詩詞,都彰顯出對樓蘭的“特殊情誼”,這就不得不提到炎黃子孫的記仇屬性
天大的勝利一筆帶過,小小的失敗大寫特寫,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秦皇漢武都是寥寥幾筆帶過,
百年時間的近代屈辱史,要記兩本書,
樓蘭位於絲綢之路的要衝,地理位置優越,不想依賴漢朝,又擔心匈奴吞併,左右逢源做牆頭草。
漢朝的使者經過樓蘭,樓蘭不僅沒有給予保護,還與匈奴暗中勾結聯合襲擊漢朝的使者,
結果就是,漢朝雷霆震怒,雖遠必誅,樓蘭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在這個時空,沒有樓蘭,卻有個跟樓蘭經歷類似的國家,鄯善國,所以那首詩稍微修改就能用。
“西北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北勝關”
青海改成西北,玉門關變成北勝關,僅僅前兩句,青年就渾身僵硬,
前兩句的景,彷彿就在眼前,長雲暗雪山,是戰爭的壓抑,遙望北勝關,是將士出征對家的思念。
他本不信蕭芸汐能在短時間裡做出像樣的詩句,現在動搖了,這兩句詩詞功底深厚,就是大儒都望塵莫及。
別慌,冷靜,還有最後兩句,若是立意上不去也是白搭,
詩詞的質量差的不多,最終贏的還是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鄯善終不還。”
然蕭芸汐慢悠悠吐出後兩句,青年站不穩,跌坐在地上,嘴裡喃喃自語,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鄯善終不還。”
“好一個不破鄯善終不還。”
吳穎達臉色大變,出列拱手:
“世子妃才氣過人,這輪比試我們認輸。”
青年臉色更是蒼白兩分,連作詩的機會都不給,就輸了!
若是他先,起碼輸的轟轟烈烈,
現在呢?
不戰而敗,奇恥大辱!
都是吳穎達的錯,若不是他出來插嘴,自己也不會如此屈辱,眼睛就跟抹了毒藥似的怨毒。
他仇視的眼神,吳穎達自然看不見,
“世子妃的才學老夫佩服,不過詩詞、楹聯、算術皆是小道,輔佐君王,治理朝堂,才是大道,老夫有幾個問題跟世子妃討教。”
比試前吳穎達就計劃好的,
前面比試無論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