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隋文帝楊堅忌下寡恩,他在位期間,幾乎年年都有位列柱國的重臣遭到誅戮。
《隋書記述其事,均寫“以罪伏誅”。
惟在此時,卻寫“殺柱國太平縣公史萬歲”、“殺左衛大將軍五原郡公元旻”,可見其冤。
《隋書史萬歲傳記載得更清楚:“楊素害其功,太子勇事時殺之,冤也。”
隋代重臣鮮克有終,楊堅時代如此,其後楊廣更是變本加厲。
隋煬帝一朝中,賀若弼顛殞於非命,為楊廣策劃奪嫡的張衡也遭處決,楊素則是僅保首領以終。
韓擒虎得保盛名,在隋王朝實屬例外之幸,雖然他那“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的記載,其實疑點甚多。
史萬歲遭到橫冤,李藥王實是悲痛已極。
又見皇帝對楊素大加賞賜,楊玄感進位為大將軍,楊玄惠、楊玄慈雙雙晉位為上儀同。
當初出塞抗禦突厥,馬邑道的隋軍與達頭大軍正面交鋒,激戰獲勝;靈武道的隋軍只遇突厥側翼,無虜而還。
如今楊素為構陷史萬歲,竟使賞罰如此不公,連帶漢王楊諒都頗受委屈,李藥王忿然便欲辭官。
韓洪虎極力一再勸解,李藥王自己也知道此時絕非求去的時機,只有強自吞聲隱忍。
李藥師心中明白,與其說楊素忌憚史萬歲的功勳,必欲除之而後快,不如說晉王嫉恨史萬歲不肯為自己所用,因此不容他存活。
楊素畢竟保全了李藥王,所以李藥師對於楊素,卻也不能有所怨尤。
他實在不願繼續任職宮廷,於是再度自請外調。
當時禮部尚書牛弘已升任吏部尚書,他對李藥師乃是真心賞識,於是代為向楊素進言,安排李藥師往汲縣任縣令之職。
這年李藥師正值而立。
他來到汲縣,但見秋風蕭颯,山川寂寥,獨自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不禁懷想十年之前,楊素曾為自己主持弱冠之禮。
當時父母俱在,諸舅交賀,雲荼燦爛,意興風發的情景,真是恍若隔世。
中唐詩人劉禹錫有一首五言絕句〈秋風引〉,差可形容李藥師此時情境: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然而李藥師畢竟有澄明通透的心性,又有含元守靜的修養。
此時他雖尚未達到樂天知命的境界,然對於《老子精闢的智慧,他絕不只當成若存若亡的過眼煙雲。
《老子既說“曲則全,枉則直”,他便暫且放下兄長的委屈挫折。
《老子既說“和其光,同其塵”,他便韜晦含光,混同塵俗,專心致力於眼前的公職。
汲縣縣令之職,雖不是顯赫的高官,然而卻負一縣行政之責,乃是地方父母,與李藥師以往所任功曹、參軍事等屬官相較,性質頗為不同。
如今他可以秉承自己的政治理想,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將汲縣治理成無爭無尤的世外桃源。
汲縣是周代尚父太公望姜子牙的故里,當地人民對太公望極其尊崇,有太公祠、太公碑、太公泉、太公臺、太公墓等諸多古蹟。
李藥師本對太公望甚為景仰,甫到任即拜訪尚父古蹟,以致敬意。
轄下子民見這位新任的縣令如此敬重本縣先賢,自然對他愛戴有加。
汲縣北郊,就是當年太公望助周武王姬發擊潰殷商紂王帝辛的牧野戰場。
李藥師來到牧野,只見天地蒼莽,川原遼闊,不禁遙想《詩經大雅大明記載牧野之戰的情景: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