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藥王聽得一頭霧水,李藥師便將自己與楊玄慶二人在池畔相戲聯句之事,說與兄長知道。
李藥王聽畢,笑道:“你二人是一對戴雲冠的韋馱,史大人與我豈不是兩個拉弓弦的緊那羅?”
他兄弟俱熟讀經史百家,都是文武兼備的人物。
李藥王聽李藥師與楊玄慶聯句,句句不離“歌”韻,便也諧了一句“緊那羅”。
“緊那羅”也是佛經名詞,其梵語原意為“人非人”。
李藥王與史萬歲處境尷尬,進退兩難,所以自嘲為“人非人”。
緊那羅乃是樂神,本應抱琴而彈;他二人卻是武人,只拉弓弦,不撥琴絃。
此時李藥師見大哥將話題轉回到史萬歲身上,知道兄長心中已有計較,便不再多言。
只聽李藥王緩緩說道:“數年之前,咱們丁憂廬墓之時,我曾向爹爹稟告晉王與楊大人往來密切等事。當時爹爹便已料到,晉王與楊大人必有所圖,而史大人不願參與其事,卻又不得脫身,所以心事重重,鬱鬱寡歡。”
他尋思半晌:“爹爹還說,史大人不對我說明密談內容,或許竟是保全於我,命我不可以為他有意見外。”
他轉向李藥師,語音殷切:“藥師,咱們的爹爹,才真可謂是料事如神哪!”
李藥師恭敬地應了一聲“是”,兄弟二人心中,益發對父親充滿崇仰孺慕之情。
李藥王又說道:“史大人乃是忠義之士,無論東宮與晉王孰賢孰孝,他都決計不肯參與臧否儲位之議。
玄慶冀望我能向史大人進言,只怕是緣木求魚。”
他語音一頓,語調充滿情義:“這些年來,史大人對待我等一向推心置腹,我絕不能見他有難,便棄他而去。
更何況,他與舅舅還有多年情誼。”
他又轉向李藥師:“所以,藥師,將我調離史大人麾下之事,也就不必再提。”
《隋書史臣論史萬歲為人,說他“實懷智勇,善撫士卒,人皆樂死,師不疲勞”。
所謂“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此時李藥師所聽所聞,句句皆是兄長在疾風板蕩之下的勁節特操,不禁又是感佩,又是不忍。
當下只應了一聲“是”,便與大哥四掌相握。
他兄弟二人心中莫逆,相互更添幾分敬意。
**********************
李藥師將李藥王心意轉告楊玄慶,楊玄慶雖然有些失望,卻也並未相逼。
然而他兄弟既然得知朝中隨時可能會有極大變動,言行便也更加謹慎。
李藥師本欲避開皇室宮廷這是非之地,自請外調,無奈楊素不允。
對於楊府,李藥師既不能斷絕往來,自招楊素之疑,也不願過於熱絡,惟恐惹禍上身。
隋室宮廷之內,太子楊勇雅好書史,秉性寬和,本與父皇楊堅大相徑庭。
他又率意任性,奢華豪闊,頗令儉素慳吝的父皇側目;同時廣蓄內寵,落拓不羈,更使個性奇妒的母后不滿。
十年之前楊廣伐滅陳國,從南方回來之後,意識到太子失寵,就已生奪嫡之心。
他極力矯飾,屏除聲色,以示無改於父母之道。
又刻意盡下,結納朝臣,因此名聲鵠起,以“仁孝”著稱於時。
楊素在朝中一言九鼎,聖眷最隆,遂成為楊廣竭力交納的物件。
楊素懼內,不敢與廣蓄內寵、落拓不羈的太子接近。
如今晉王賄以厚禮,屈意結交,楊素豈有不肯之理?他二人戮力同心,在內廷聯絡獨孤皇后,在外朝勾結宇文述、張衡等朝臣,對太子肆意誣衊陷害。
浸潤1之譖,膚受之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