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進入大湖,井然有序地泊入港灣。
嶽州刺史楊思禮親率所屬前來恭迎,他已聽說李藥師軍容嚴整,不喜宴樂,於是見禮之後,便請李藥師登上城樓。
登樓遠眺,李藥師但見夕陽餘暉映照洞庭,銜遠山,吞大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有感而道:“經途延舊軌,登闉訪川陸。水國周地險,河山信重複。』正是此情此景啊!”
這裡所引出於東晉、南朝之際顏延之的〈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
歷來多有詩家吟詠洞庭,這是其中最早的一闋。
楊思禮身為嶽州刺史,自然熟知此詩,接道:“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存沒竟何人?炯介在明淑。』斯人也,而有斯言矣!”
兩人相互推許謙謝一番。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後世稱此樓為“岳陽樓”,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
遷客騷人常會於此,唐宋大家風邀雲集,留下諸多名篇佳作。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為千古所稱頌。
此時已近黃昏,李藥師不肯勞煩當地,數度辭讓之後,自回船上歇息。
次日一早,楊思禮將李藥師迎往嶽州府衙,當地仕紳耆老已在恭候。
嶽州原是董景珍起事之地,其後奉蕭銑為主,所屬盡歸蕭梁。
然而不過數年,蕭銑竟將董景珍誅殺,當地士庶自是難以釋懷。
因此李唐取代蕭梁,百姓並無怨尤。
此時李藥師徵詢風俗,問民疾苦,善盡招慰之責。
嶽州在洞庭湖東端,艦隊離開之後往南行去。
李藥師、陸澤生一同乘船,但見朝暉自東昇明,一時興起,相與擊舷而詠,吟《九歌東皇太一之曲: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午後來到洞庭湖南端的溈港,這裡是潭州城北惟一能容大型艦隊的港灣,當晚即停泊於此。
後世因為李靖南巡,曾率艦隊停泊,善撫士庶,深得百姓愛戴,遂將此港改稱“靖港”。
潭州即今日的長沙,蕭梁亦稱長沙,歸唐之後改置潭州。
如同嶽州,潭州刺史姚懿也親率所屬前來恭迎,他是開元名相姚崇的父親。
次日李藥師同樣會見仕紳耆老,當地與董景珍也素有淵源,對於李唐取代蕭梁並無怨念,李藥師同樣問詢撫慰。
此後直至桂州,每到一處大抵如此,不再贅述。
其後艦隊離開洞庭,轉入湘水,溯流向南,進入嶽麓山。
這裡後世以“嶽麓書院”聞名,當時尚無書院,然有南朝道士徐靈期的《南嶽記:“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