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4/4頁)
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也正是它們所必須面對的嚴酷的現實。那麼,是什麼力量在迫使著它們實行著嚴格的“計劃生育”的呢?
不僅如此,自然界中還有更加令人迷惑不解的現象。例如,當某種生物繁殖得過快,其數量超過周圍環境的承受能力時,就會自動地減少自己的數量,如旅鼠自殺和北極狐狸的“瘋舞病”。相反的事例也屢見不鮮,例如鯨魚,當它們的數量明顯減少時,則會自動地提前性成熟的時間,並且其受孕率也明顯地提高了。也就是說,它們會自動提前結婚,而且儘量地多生孩子。
大自然的奧秘是無窮的,不管人類對大自然認識了多少,大自然本身有著強大的平衡力。當人類小範圍的打破平衡,大自然會利用他的修復能力來恢復自然平衡;當人類打破自然平衡超過了大自然自然修復能力的時候,報復和懲罰將是相當嚴厲的,多年來人類已經無數次的接受了這樣的懲罰,在懲罰面前人類的頭腦開始清醒了。其實,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告訴我們“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類非要在接受懲罰以後才開始總結自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製的鼎。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並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簡介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75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國成立後,於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隻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現在卻有人推測,那個人是主持占卜的貞人,他主動將頭伸入龍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膽量和法力,使民眾臣服於自己的各種命令,完全是可能的:當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