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官場上,楚孤城無疑是一個另類,不過那些人除了背地裡誹上幾句,說楚孤城是個榆林腦袋,不識實務之外,倒也沒什麼,各做各的事,也算井水不犯河水;直至一次突如其來的事發,打破了這種不堪一擊的平衡。
茶商想要販賣茶葉,就必需取得朝廷頒發的經茶文書,否則便是私下買賣茶葉,一旦被查到,輕則受牢獄之災,重則連性命也保不住。如此一來,經茶文書對於做茶葉生意,或者想做茶葉生意的商人來說就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大寶貝。這經茶文書三年一頒,三年一審;已經有了的,想方設法透過稽核,繼續保留;沒有的,則挖空心思想要拿到一張,為此不惜一擲千金。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同樣的,重利之下,必定有人會鋌而走險,茶商如是,茶官亦如是。全國茶商大大小小少說也有數萬家,而經茶文書最多不過千張,而這千張之數,皆握在那些茶官手中,說是要按規定來,但其實想要給誰,不想要給誰,都是他們一念之間的事。
茶商們豈會不懂規矩,一個個皆卯足了勁送銀子送古玩甚至是送美人,不怕花多了銀子,就怕送不進去。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冬夜裡,幾名茶官在京郊宴飲喝得醉熏熏歸外宅之時,遇到一夥剛剛流竄來京城的盜賊,那些個茶官為了避人耳目穿得都是便服,也未乘官轎,故而盜賊並不知他們是朝廷命官,將他們與送行的茶商洗劫一空後揚長而去。
這原本也沒什麼,頂多就是損失一筆茶商獻上來的銀子,幾千兩對他們這群人來說也不是什麼大數目,可偏偏那茶商隨身帶了一個本子,上面記載著他“孝敬”幾位茶官的銀兩數目,這可就要命了,這東西要是毀了扔了倒也罷,可若是落在有心人的手裡,他們這群人都要完蛋。
那茶商一開始並不敢說,心急如焚地讓人去找盜賊蹤跡,卻始終一無所獲,等了一陣子不見動靜,以為那群盜賊不知這帳本秘密,隨手給扔了,也就漸漸放下心來,更打算將這件事爛在肚子裡,誰也不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