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豆園張澤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夠“向下衝氣”,向下會積而來。
“土生金·金生水”,食指為“金”;
以此類推,“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無名指為“木”,小拇指為“火”;
這是按照這一思路去劃分的結果;
當然,“中指”也可以是“火(心)”;因為它最長最高,是肝木其華在爪,最終木生火的表現。
而中指為“火(心)”,向上向外衝,為“陽”;小拇指就為“水(腎)”,因為更靠近“裡、內”,所以為陰,其“氣”向內,向裡伸;於手掌中,陽出,陰進;
小拇指外側為陽,內側為陰;既然此時為“行氣而進”的過程,就是從“內側·少衝位”開始。
小拇指和中指分別陰(水)中有陽(火),陽(火)中有陰(水);即,向外變通中,有向內積攢的這樣一種特徵;向內會積中,又有向外散發的這樣一種力量在其中。
但當然,所辯證的陰陽,都是一層級一層級的“相對而言”。
又好像,當我們撒尿時,當尿液向下,排出體外時,就會有一種“氣”衝上人體,如此的抖動,就好像戰慄一樣;也可以防止懸暈,是有解力,排解一種上衝的行氣行為。
而為什麼會“抖”;則是因為“氣”在上行時,不能夠完全“通”;因為不能夠完全通,而發生顫抖,或在寒風中戰慄,就好像有“風”在身體裡搖動一樣;
而當撒尿結束時,人體上半身哆嗦,則也可以看出,“膀胱經”在人體中大致所行走的晃動路線;因為就是沿著經絡執行的“氣”。
所以,對於經絡的認知,則我們便是:
從整體開始,判斷環境(天氣(太陽)的時間),視察人體,於陰陽中不斷地“層層相辯以至息處,往復而回”,就是我們能夠“法於陰陽”的思路基本功了。
其難度可謂不大;如果不能夠悉心鑽研,大概其我們就只能夠跟著古人的結論去走,去抄用這種智慧級別的結論,而卻不容易復刻出古時候的邏輯智慧;則也便是說明,我們對於自然的真意上的認知,並不能夠曉透;而只是對於現象多多關照;但現象最終都還是在為“道”做事的;其現象也許並不會遵循人的意志,但卻一定會遵循“道”的規律。
而其中最關鍵的“法於陰陽”,如何去“法”,怎麼去“法”,恐怕就再也無人知曉了。
不過也沒關係,因為剝極必復,其最終都還是要從“一氣”的不異中相易出來。無論是“心還是腎”,最好當然都還是要回到“先天一炁·一氣”的辯證中。
瞭解“一氣”的“變通”真諦。
於大中午“午時”,手少陰心經,此時的“氣”一定是要儘可能地不要讓其產生太大“波動”;
而一旦產生波動,所調動的就會是“血壓”的升高;心臟受壓,使之壓迫劇烈喘息的就是肺部。
因為“心和肺”之間,既然能夠待在一起,可見其它們兩者之間也是會有那種能夠“默契”變化變通,相互配合的作用在其中的。
所以,一定的午休還是必要的,子午覺的“午”就是這樣的一層寓意。
那麼,我們這裡所講的“血和氣”分別又是指什麼呢;
“血”指我們的流動血液,其中包含“水”;“氣”指能夠“調動”我們血液執行的一種力量;
如果說“血”為“陰”;則“氣”為“陽”。
為一種能夠“相互之間的轉化·切換於‘息’之間的形態”。
當然,這裡我對於“氣血”的描述並不準確。
氣指變化,血指結果,而血指結果,則又會帶動氣的執行;也是相互之間的陰陽論述。
而其“氣血”之間卻別則更是在於“水·水谷精微”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