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有所住見其性 (第1/6頁)
天豆園張澤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繼續回到有關“般若、菩提、菩薩、如來、自在”等等我們大眾所不能完全明瞭的論述中;即,如果我們不能夠完全明瞭,那就一定更是要完全明瞭,不要逃避任何的“未知”。
道是不存在“未知”的,其存在“未知”就是在給自己樹敵,而樹敵的結果就是斷送或者兩敗俱傷。
因其一切的提出都是有關於我們對於“自然、虛空、空無”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著相觀念;即我們一定是要沿著無字天書所提供的思路,因為這顯然就是道的做法,在不異中易,在不變中變,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萬變不離其宗。
其“道”是無常的虛空真相,即,“我”是自然的變化,為一炁所化;
但其歸根結底,“我”就是“空無”,因為只有當“我”是空無的時候,眼前這個真正的我才能夠因為“變化”得以“變通”而“顯化”出來。
那麼,這個“真我”是否就是“空無”的,是叫自性本空。
不是在講唯心,而是在講“物理”,物理是沒有心的,物理也不只是速度加速度,那些都是名可名的著相定義;而真正的物理,就只是在如實地說明這個世界是什麼,所以我們的言語文字,也會常常不出現“主語”;
因為很明顯我們大概都是最瞭解自然的一群人了;而即使是講理論,也很少會將“我”提出來;因為“我”可以說,什麼也代表不了,充其量給你八九十、一百十年的使用許可權就沒了。
只有唯心的人,或者在想要去唯心、維護自己觀點的時候,才會講“我”。
更過分一點的講,唯物、唯物質主義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唯心;即,只要是不能夠徹底知道這個世界真相的人,都可以說其是唯心;因為他的一生就是在跟著自己的“心和感覺”在走,在試探在研究;
覺得這個世界上擁有、存在“物質”,而不明白物質是怎麼來的,而如果只是靠別人教給你的就覺得有,而假定它就是這樣,這不就還是不瞭解什麼是物質嘛,這不是唯心是什麼;
當然,也因為時代的不同,相比於無神論和唯物,唯心讓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甚至於因為有神論,而令無數人被矇騙教唆,以其不過是為了集權,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已;
而其,我們當真是因為唯心,所以才走了很多的彎路嗎,是因為不足夠明白這世間的“常理”,對於世界的不解,所以“妄作兇”;
不要覺得我們受到過教育並且聰明過人,眼睛看得見實況,在遇到危難時,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方法和手段去化解危機,並且能夠預見預判得了未來;
其的確很優秀,但是,大概也就不過只能夠優秀上一百年。
一百年,才一百年而已,何其之短;
我受點苦,受點累,在心裡留下點你給我帶來的陰影面積,挺挺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我們的道也是相當地不容易,既如道在心安理得。
處眾人之所惡,才能估幾於道;多少人幾輩子才能修來這和道一樣受盡苦難的福分,這樣的道,它不香嗎。
而既然,觀自在菩薩在般若中行深多時,那麼其被描述為真相性智慧的“般若”一詞顯然也就真相大白了。
而也是否就是說有“般若即我”、“般若度了我”這一說;但顯然都是具有和帶有定義性的詞彙;需要深入瞭解的當然是真相性的事情了,而這個世界卻是根本不存在假的事物。
其也有“環境”的這樣一層意思在其中,境由心生,其“心與性”便是我們所習慣的那樣一種“變化模式”,即,在這樣的一種真相大白的環境中,我們才會明白什麼叫做無我,而我又是誰。
其我本虛空藏,無智亦無得(引用);
那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