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1/3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完這些工作,孔子似乎很疲倦了成天精神倦怠,夜不成寐從前由於對周禮的執迷和對現實的無奈,常常夜夢周公,神交古人,現在連這點欣慰都沒有了,真讓他傷心極了!一天夜裡,他忽然夢見自己坐在殯喪的位置上,醒來預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將不久於人世次日子貢來見,孔子對他悲歌:&ot;太(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ot;歌罷潸然涕下7天後,孔子卒,終年73歲一代哲人就這樣悲愴地離開了人世其時魯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
六、一代宗師 萬世師表
美國大百科全書曾這樣評價說:&ot;孔子是中國古代的聖賢和偉大的哲學家用不著絲毫神化或把他抬高到神奇的地位,事實上孔子的學說已發揮了這種造型影響,以至於要把中國人的生活之道用一個詞概括起來的話,那麼這個詞就是&l;孔夫子主義&r;(或&l;儒家化的東西&r;)&ot;這段話如實地反映了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下面欲對孔了用以影響中國社會的思想體系作一大概介紹
創學派,開風氣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首開私人講學學風,引導社會重視知識、重視人才的一代大師儒家,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最古老的一家,班因《漢書&iddot;藝文志》描述說:&ot;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ot;班固認為儒家來源於古代的司徒之官,其職掌是宣明教化,其特點有四:以六經為經典,以仁義為指導思想,以堯、舜、文、武古帝王之治為理想的政治境界,以孔子為祖師司徒是官職,據《周禮&iddot;地官》其職能乃&ot;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ot;,是國家不動產和居民人口的總管
其具體職掌有&ot;施十有二教&ot;以化民,有&ot;以五禮防萬民之偽&ot;、&ot;以六樂防萬民之情&ot;等內容,不過,儒家是否就是這些官員發展演變而來,因年代久遠,文獻無徵,不可肯定但考之《周禮》其他篇章,&ot;儒&ot;這一名稱和與儒家類似的官員,確實在孔子以前已經出現了《周禮&iddot;天官&iddot;大宰》:&ot;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ot;鄭玄注曰:&ot;師,有德行以教民者;儒,有六藝以教民者&ot;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是上古社會知識和技能的全部內容師教重道德品行,儒教重文化知識孔子繼承這一傳統,將師職和儒教結合起來,用六藝教育生徒,仍然以儒者自居,徒眾也以儒家為名,可見儒家與儒是有聯絡的但二者又有區別,正如金景芳先生所云:&ot;作為教六藝的儒來說,早已存在,不自孔子始&ot;,&ot;稱為儒家就不僅僅是教六藝的,而是由老師、門徒和具有相同觀點的人所形成的一個集團&ot;[注]這個&ot;老師&ot;即是孔子,這些&ot;門徒&ot;即是仲尼弟子,而這&ot;相同觀點&ot;即是班因所謂&ot;留意於仁義之際&ot;的仁義可見,促成由儒而儒家的轉變,正是孔子起了關鍵作用是他整理六經,終生教學,將舊時貴族壟斷的六藝知識傳播民間;是他用仁義禮樂的思想來影響生徒,武裝青年,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ot;有理論、有行動綱領、有政治目的&ot;[注],有聲有色的學術流派、他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他們各懷異能,分散四方,有的貴為將相和諸侯師傅,以儒術潤飾政事;有的則聚徒講學,弘揚儒業,用儒術來教化人心如&ot;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魏),子貢終於齊如因子方、段幹木、吳起、禽滑釐之徒,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ot;(《史記&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