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3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姑子外弟梁柳邊 (處)得古文《尚書》,故作《帝王世紀》往往載孔傳五十八篇之書&ot;前儒錯誤 地否定了古文《尚書》這一傳授記載,已經陳夢家、蔣善國、李學勤等先生考定證 實根據《帝王世紀》輯本,皇甫謐當時已引及《五子(之)歌》、《伊訓》、 《湯誥》、《仲扈之誥》、《君牙》、《伯囗》(即《囗命》)還徵引孔安國傳 兩處此外,仲長統還引述過《周官》,應劭引《泰誓》,徐幹引《蔡仲之命》, 鄭玄引《伊訓》、《周官》,郭噗亦引孔傳等等前賢已多有指出可見58篇古文 《尚書》,在梅頤之前(甚至早在東漢中後期)即已流行,廣為學人徵引,師傳有 自還有學者研究指出,清儒指責是偽書的古文《尚書》孔傳,與王肅《書》學不 合,古文《尚書》及孔傳也不可能是王肅所撰因此,儘管古文《尚書》問題已歷 經宋明清以及近代學人研究,定為偽書,但是面對這樣多難已解釋的現象,仍有學 者主張古文《尚書》的真偽問題,還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甚至是一個需要 重新思考的問題
禮 禮是政治倫理、行為規範的總稱從歷史的角度看,禮起於俗二者的區別 在於:俗本於自然,禮出於製作;俗是禮建立的基礎,禮是經典化了的俗儒家對 禮的起源補充了許多哲學的論證,一則以為&ot;禮本於太一&ot;(《禮記&iddot;禮運》) 在陰陽未剖,天地未形之時,禮的根據即已具備天地既分,禮就形成了,如自然 界的天尊地卑,動物界的長幼之序,即是禮的最初形式一則曰:禮本於性情此 說以荀子為代表,認為人生性惡,性惡必有爭,有爭必生亂,故聖人制禮,節之以 度,文之以禮,以絕亂源儒家還說,早期的禮十分繁雜,有&ot;經禮三百,曲禮三 千&ot;,這當是包括禮與俗而言今流傳下來的所謂&ot;禮&ot;有三種,即《儀禮》、 《周禮》、《禮記》《儀禮》又稱&ot;士禮&ot;,是關於士人婚喪嫁娶、祭祀社交的 禮儀規定《禮記》則是關於《儀禮》意義的文字說明《周禮》原名&ot;周官&ot;, 是先秦所傳周人設官分職的記錄,西漢末年劉歆表彰之,視為周公治國平天下的大 經大法,題稱&ot;《周禮》&ot;禮經三書,各有專主,《儀禮》主儀節,《周禮》主 制度,《禮記》主義理,相需而行,是有關先秦時期政治、倫理、社會制度禮儀的 具體規定和理論闡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