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1/2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之,從君民人格平等、政治平權說到君權民與說、民貴君輕說,孟子實質上已形成了系統的民主思想這種民主思想儘管和近代意義上的民主有低、高階之分,但主張主權在民,否定君主的絕對專制則是相同的
(廖名春 撰)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回目錄
週末大儒 荀子
(約前336‐前238年後)
荀子是春秋戰國&ot;百家爭鳴&ot;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師後人對荀子爭議頗大,有的說他是孔門嫡傳,有的說他是儒門異端;有的說他是法家,是黃老思想家,有的說他是經師,是專制主義理論的祖師……其實,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價值,荀子對儒學的貢獻,就在於他的&ot;雜&ot;,他的&ot;異&ot;
一、荀子的生平事跡
人們一般都以為荀子姓荀,這其實是一個錯誤除《史記》,先秦兩漢的著作都稱其為&ot;孫&ot;特別是《荀子》一書,幾乎都稱&ot;孫&ot;[注]韓非為葡子學生,其著作也稱&ot;孫子&ot;所以,稱荀是後起之說,荀子當為孫子
荀子是趙人,為孫氏因此,他很可能系衛公子惠孫之後,由衛而入趙
荀子約生於公元前336年他20歲時,就已在燕國從事政治他反對燕王啥把王位禪讓給其相子之,但燕王啥沒有聽他的勸告[注]在燕國的遊說失敗後,荀子的行蹤共有20多年不清楚但至公元前286年時,荀子以&ot;秀才&ot;見稱於世此時齊國稷下之學正盛,齊囗王繼齊宣王之後,招集天下賢才而&ot;尊寵之&ot;田驕、慎到、接子這些著名的學者,都齊聚齊國稷下學宮,號為列大夫,享受優渥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治而議論,作書以刺世荀子年50才始來稷下遊學,但他對諸子之事都有批評,認為&ot;非先王之法&ot;
前286至前285年,齊活王滅掉了宋國,誇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進行諫諍,但不獲採納,於是他就離齊赴楚
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趙、韓、魏、秦王國之師攻齊,陷齊都臨淄齊囗王逃宮,被淖齒殺死齊國幾至滅亡前279年,齊即墨守田單乘燕惠王用騎劫代樂毅為將之機,向燕軍發起反攻,一舉收復失地,&ot;迎襄王於莒,入於臨淄&ot;齊襄王復國後,吸取齊囗王的教訓,又招集亡散的學士,重整稷下學宮,&ot;修列大夫之缺&ot;
這時,荀子在楚國,正逢秦將白起攻楚,陷郢燒夷陵,舉國大亂,楚人倉惶遷都於陳荀子在戰亂中離楚來齊,參加稷下學宮的恢復重建工作由於田驕等老一輩的學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齊國,荀子憑他的學識和才德,在復辦的稷下學宮中&ot;最為老師&ot;,&ot;三為祭酒&ot;,成為稷下學宮的領袖
前264年,齊襄王死,荀子在齊更不得志,秦國於此時聘請他入秦,荀子遂離齊赴秦,對秦國的政治、軍事、民情風俗以及自然地形等都進行了考察他建議秦昭王重用儒士,&ot;力術止、義術行&ot;秦昭王雖然口頭稱善,但他事實上正忙於兼併戰爭所以商子之說在秦不可能得到採用,於是荀子又只好離秦而往遊他國
前259至257年間,荀子曾在趙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前議兵,提出了&ot;善用兵者&ot;&ot;在乎善附民&ot;的主張,以&ot;王兵&ot;折服了臨武君的&ot;詐兵&ot;,使趙孝成王和臨武君都不得不稱&ot;善&ot;(《荀子&iddot;議兵》)但處於&ot;爭於氣力&ot;的當時,趙王&ot;卒不能用&ot;於是他只好離開父母之邦而又回到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