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春偷帶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空鄭衝持節來到梁王府宣詔:
“諮爾梁王:我皇祖有虞氏誕膺靈運,受終於陶唐,亦以命於有夏。惟三後陟配於天,而鹹用光敷聖德。自茲厥後,天又輯大命於漢。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軌虞夏四代之明顯,我不敢知。”
“夫五德更始,三正迭興,馭物資賢,登庸啟聖,故帝跡所以代昌,王度所以改耀,革晦以明,由來尚矣。”
“相國樑王,天誕睿哲,神縱靈武,德格玄祗,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橫流,及生民之塗炭,扶傾頹構之下,拯溺逝川之中,九區重緝,四維更紐,絕禮還紀,崩樂復張,文館盈紳,戎亭息警,浹海隅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八表呈祥,五靈效祉,豈止鱗羽禎奇,星雲瑞色而已哉!”
“勳茂於百王,道昭乎萬代,固已明配上天,光華日月者也。河嶽表革命之符,圖讖紀代終之運,樂推之心,幽顯共積,歌頌之誠,華裔同著。”
“朕雖庸蔽,闇於大道,永鑑崇替,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高義,神人之至願乎!今便敬禪於梁王,即安姑熟,一依山陽公故事,王其毋辭!”
夏侯獻也一字一字地聽著。
此封冊文寫得挺好,不愧是世家大族,就這樣的行文,夏侯獻一輩子都寫不出來。
而且內容也十分講究,儘管流程仍是篡位流程,但眾人皆知夏侯獻不改魏之國號的心意後,特意在冊文中沒有刻意貶低魏祚。
魏屬土德,如果夏侯獻要開創新朝,冊文中或許就要加上“土政既微,金德升緒”等句。
鄭衝唸完後將冊文雙手奉上,夏侯獻隨即一番禮讓。
總之就一句話,咱們得按流程來。
一般來說皇帝都是很配合的,畢竟此前的先例並不多。
山陽公國若不是被胡人佔領,或許能存續更久。
而皇帝禪讓後就被弒殺的傳統是南朝宋劉裕起得頭,所以這時候的皇帝沒道理不配合。
“文和,來。”
流程走完,夏侯獻拉過鄭衝的手,微笑著邀請他去堂中一敘。
鄭衝為人清恬寡慾老實巴交的,但對此也並不意外,拱了拱手,恭敬不如從命。
兩人向堂內走著,夏侯獻開口說道:“自出幕府入廟堂經年,你我怕是生分了?”
鄭衝趕忙道:“大王為國事操勞,臣非要事不敢叨擾。”
君臣二人客套幾句,心裡都有桿秤。
當初時任大將軍長史的孫禮推薦鄭衝入幕,夏侯獻欣然接受,是時不過是為了裝點門面。
幕府需要裝點門面,新的朝堂更是需要。
為了給與老臣們更多殊榮,夏侯獻決定復設“三太”,即太師、太傅、太保。
不同於司馬炎建國初期“八公”們大多人品低劣,世人譏諷,此時大魏的老臣們道德水準還是挺高的。
別的不提,大魏純臣司馬孚就足夠純。
來到府堂,賜座,夏侯獻當即說道:“孤繼位後欲拜文和公為太保,以為太子師。”
鄭衝受寵若驚,這幾年他是官階段三連跳,一路從九卿做到三公,而今竟是要做上公了?
“大王,臣才薄德微,實不敢受。”
“文和不必謙讓,當受之。”
見夏侯獻如此堅定,鄭衝不再故作姿態,他知道日後授官之人絕非他一人而已,還有那麼多老臣在呢。
鄭衝拱手道:“臣謝恩。”
夏侯獻捋須一笑,說道:“正好今日文和到訪,不如聊一聊五經考核法?”
鄭衝起於微末,當年曹丕任王太子時搜揚側陋,闢他入文學掾,他算是見證大魏從新生走到如今的老臣。
“五經考核法自文皇帝一朝乏善可陳,到了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