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戰爭狂婦的大馬士革 (第3/7頁)
人到中年紙老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包括後世的雲南全境、黔西、川西南以及越南西北,寮國全境,泰北,緬甸大部,印度東北和孟加拉全境還要加上藏南。
共有一千二百多萬人,號稱六侯十七伯四十三君,富甲天南。
但楚藩的精華部分,還是在雲貴和川西南的壩子上,張賢存的這個決定,是相當於要把最核心的地盤都交還給朝廷。
皇帝張煚猛然瞪大了眼睛,楚王張賢存的楚藩有一千二百萬人,國力與比燕藩還強大,是諸藩國中最大的坐地虎。
同時,張賢存的親弟弟皇十五子陳王張賢遠又被封在了安南。
這個位置本來是趙王張賢肇的,張煚害怕他們兄弟聯合太強大,硬是把能力很強的張賢肇打發到天竺去當了趙王。
但誰知道陳王張賢遠也不是省油的燈,這些年把安南治理的相當富強。
張煚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兩兄弟合流,那樣的話,就是一個兩千萬人口的大國了,真要鬧事,恐怕十年都不一定能平定。
所以此時將張賢存主動提出將楚藩移藩到郢陽去,先是震驚後是感動,他還沒說話,楚王張賢存又接著說道:
“陛下不用擔心老臣走後此事無人主持,來神都時,我已經交代建哥兒了,他也是同意了的。”
建哥兒就是今年二十四歲的楚王世子張能建。
張煚這時候才是真服氣了,自己的這位兄長從來就是事無鉅細都安排的妥妥當當,還很有大局觀。
想起之前的猜忌,臉上不由得一熱,心裡想的藉此機會拆解楚藩的念頭,頓時有些羞愧的不好提議了。
“兄長叫我四郎就可以了,這都是一家人在,叫什麼陛下嘛。”臉上露出笑臉之後,皇帝張煚搖了搖頭。
“郢陽之地現在還是一片荒蕪,貿然移藩,哪怕就是分三十年也不免人心動盪,再說楚藩是父皇恩賜建立的,豈可隨意移藩。”
鍋甩到了張鉊這,這也是不好回答後最好的選擇,我張聖人人老成精,早就想好的應對之策。
“誠如大郎所說,雲南之地乃是金甌之一,是不能長期裂土的,但我們張家,講究的是能者多勞,你辛苦打下的地盤,豈能隨便剝奪。
依為父來看,不如這樣,待大郎百年之後,將楚藩一分為二。
其中雲南之地的部分如同安南一般,只封王,不開府,只管鎮壓之事。
雲南以外則與其他藩國無二。”
這算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張賢存和張煚都無意見,樂呵呵的答應了,但張鉊隨後話鋒一轉。
“楚藩實力強大,周遭無強敵,一分為二也是為子孫積福,但你二哥的安藩,必須還要加強。
極西五省距離中土實在太遙遠了,沒有一個主心骨是不行的,記住我的話,安藩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定要盡力保持在極西五省中有一個強力的領袖之國,而這個領袖之國,又必須要依賴朝廷的支援才能穩居諸國之上,如此才能保證華夏文華,在盛西、遠西的地位甚至輻射泰西。”
張煚思考片刻,明白張鉊的良苦用心,上萬裡之外,以此時的交通條件等處處受制的條件,根本不可能直接控制極西五省。
實際上,就是隻控扼當地的藩王都做不到,所以張鉊才設計出了共和兩院,再給張賢瑀藥師佛身份和西王的身份。
而張煚這麼多年來,也意識到了共和議會存在和加強安王一系實力的重要性,只有這兩樣都存在,才能保證極西五省一二百年的穩定。
至於以後,那就留給後人吧。
於是,當鹹雍帝張煚同意之後,已經執行了快五年的極西五省共和議會終於能繼續下去了。
張鉊也不用擔心他走之後,張煚回去插手極西五省的日常事,或者針對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