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憶l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居安思危,善始慎終

魏徵在與李世民探討創業和守業的難度時,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帝王的興起往往伴隨著時代的衰敗和混亂,在這種背景下,當權者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援,從而順利地建立新的政權,這似乎使創業的過程顯得不是那麼艱難。然而,他更深入地分析了守業的挑戰:

“但是一旦取得成功後,君主容易變得志得意滿,奢侈無度,導致百姓渴望安寧卻徭役不斷,社會凋敝而奢華之風不止,國家的衰退往往由此開始。”

因此,魏徵總結道,維持和發展一個已有的帝國反而更加困難。為了確保帝業可以長久穩定,魏徵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在貞觀五年(631年),面對國內平靜、四夷臣服的局面,李世民表達了自己依然每日謹慎行事,唯恐不能善終的態度。對此,魏徵回應說:

“對於內外皆安的現狀,臣並不感到特別高興;真正令人欣慰的是陛下能夠在安定之時思考可能存在的危險。”

魏徵深知歷史教訓,也目睹了許多帝王因居安忘危、驕奢淫逸而導致天下大亂的事例。因此,在貞觀六年(632年)的一次對話中,他建議李世民應該借鑑古代帝王興衰的經驗,認為當今陛下擁有四海,境內和平,若能持續關注治理之道,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國家的命運將會長久穩固。魏徵常常以隋朝滅亡作為警示,來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到了貞觀十一年(637年),他連續上書,重申“以隋為鑑”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隋朝曾經統一全國,兵力強盛,威震四方,卻突然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在安全時不考慮危險,在治平時不想到動亂,在存在時不憂慮滅亡。因此,魏徵告誡李世民應當以亡國的歷史作為鏡子,從中學習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要做到警鐘長鳴,時刻警惕。他希望太宗皇帝能在行動決策中思考隋朝的教訓,如此一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存亡治亂的道理:思考為何會有危險,則可獲得安全;思考為何會有混亂,則可達到治理;思考為何會滅亡,則能找到生存之道。透過這種方式,魏徵希望李世民能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確保唐朝的繁榮穩定。

《詩經》中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幾乎成為了一種歷史的鐵律。魏徵深諳此理,他在奏疏中指出古代帝王無不因深切憂慮而使治道顯著,但一旦功成名就後,德行便逐漸衰退。他解釋說,在面對深切的憂慮時,君主必定會竭誠對待臣民;然而一旦志得意滿,便會放縱情慾,傲視萬物。因此,他特別提醒李世民,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民眾如同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種對最終結果持謹慎態度的思想,是確保帝業長盛不衰的關鍵。從善始慎終的政治理念出發,魏徵密切關注著李世民在政治上的變化,並及時給予警示。貞觀六年(632年),當討論到國家安危的根本和最近政事狀況時,魏徵認為與貞觀之初相比,政事有所下滑。他指出,“陛下當初立志節儉,求諫若渴,但近年來營建之事增多,諫議之人常觸怒聖顏,這正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李世民聽後表示認同,欣然接受了批評。

隨著時間推移,魏徵不斷勸誡李世民保持即位初期那般孜孜以求治理的心態。到了貞觀十一年(637年)五月,魏徵再次上疏,表達了對太宗意志力不如往昔、改正錯誤的能力也有所減弱的擔憂。他還提到太宗在責罰方面更加頻繁,威嚴和憤怒也顯得更為嚴厲。魏徵強調,過去太宗因擔心國家未完全治理好,所以每天都在提升道德和正義;現在因為覺得國家已經安定,反而在這方面有所鬆懈。他列舉了多個太宗勉強接受諫議的例子,表明這種做法與早期那種開放接納意見的態度大相徑庭。李世民對此反應積極,認可了魏徵的觀點。

至貞觀十三年(639年),魏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神級主播,從救下大蜜蜜開始!

神級主播,從救下大蜜蜜開始!

甜酒配湯圓
+++++蘇長風重生藍星十八線主播身上,意外救下被下藥的楊蜜。一夜情後,蘇長風意外覺醒。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直播整活之路,並且一路狂飆!既然我的劣質茶葉賣不出去,那我就打假不法茶商,大家都別活;既然老外虐待國寶大熊貓,那我就偽造你們的國寶……與此同時,大蜜蜜也被他成功拿下,兩人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小日子!...
遊戲 連載 340萬字
(仙三同人)仙三風過溪間幾重樓

(仙三同人)仙三風過溪間幾重樓

人生幾何
遊戲 完結 6萬字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使勁兒
遊戲 完結 219萬字
辦公室的無奈沉淪

辦公室的無奈沉淪

恐龍王
遊戲 完結 1萬字
嫡女風華

嫡女風華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217萬字
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

車水馬龍01
遊戲 完結 4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