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沙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保過渡自然流暢;周崇埋頭古籍,為新增的時代背景章節搜尋確鑿史料,從塵封典籍中挖掘點滴細節,以還原歷史真實;陸文重新梳理文字,按新框架改寫先秦、秦漢部分,斟酌用詞,力求精準描繪歷史變遷,讓思想與時代緊密相連;唐寅則背起畫具,外出採風,捕捉唐宋多元場景,從繁華市井到靜謐書齋,從遠洋商船到古樸書局,用畫筆定格時代縮影,為配圖注入靈魂;陳學究與林婉兮通力合作,整理唐宋資料,兼顧文學與科技、商業,分類歸納,為後續創作築牢根基。
然而,調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框架變動,一些章節內容出現重複冗餘,部分資料引用與新結構不符,亟需刪減、修正。眾人再次陷入苦戰,逐字逐句甄別,反覆核對資料出處,常常為一處細節爭論至深夜。
一晚,月光如水,灑在小院。眾人圍坐桌旁,依舊對著書稿忙碌。陸文指著一處文字,疲憊卻堅定地說:“此處關於唐代科舉對文學影響的描述,與前文多有重複,且不夠深入,依我看,可刪繁就簡,突出關鍵,如著重闡述進士科以詩賦取士如何催生詩歌創作熱潮,催生哪些新流派。”眾人紛紛點頭,陳學究補充道:“同時,引用的古籍記載也需更新,我近日覓得一本唐人筆記,其中對科舉考場細節、文人應試心態描述頗詳,可替換此處舊資料,增強可信度。”
唐寅亦展示手中畫作,略顯苦惱:“我畫這幾幅唐宋市井圖,原想展現商業繁華,可構圖總覺雜亂,人物與景緻融合生硬。”林婉兮端詳片刻,建議道:“唐大哥,不妨聚焦幾處典型場景,如熱鬧的瓦子勾欄,藝人表演、市民圍觀,突出人物動態與表情,以細節顯繁華,背景虛化處理,避免喧賓奪主。”唐寅眼睛一亮,連聲道謝,依言修改。
在這一次次自我否定、推倒重來的磨礪中,書稿愈發成熟。從先秦亂世的思想曙光,到秦漢大一統的雄渾氣魄;從唐宋多元繁榮的絢麗畫卷,到後續各朝各代的文化傳承與變革,一條清晰、磅礴的歷史文化脈絡貫穿全書。每一頁文字、每一幅配圖,都凝聚著眾人的心血與智慧,承載著華夏文明的厚重底蘊。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蘇御將整合後的書稿攤開在眾人面前,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諸位,歷經艱辛,書稿框架調整完畢,如今它已脫胎換骨,恰似一座巍峨大廈,結構穩固,佈局精巧。這一路,大家齊心協力,攻克重重難關,未來之路雖仍漫長,但我堅信,《墨韻千秋》必能成為傳世經典,為華夏文化傳承立下不朽豐碑!”
眾人圍攏過來,望著煥然一新的書稿,滿心歡喜。他們知道,這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擔當。此刻,小院裡洋溢著喜悅與希望,他們稍作休憩,便又將踏上新的征程,向著書稿最終完稿的目標奮勇前行,無懼任何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