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沙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潤色。
然而,精修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一日,陸文在潤色一段關於古代禮儀的文字時,因對某一禮儀細節的理解與陳學究產生分歧。陸文認為應依據一本較新出土的竹簡記載為準,因其未經後世過多篡改;陳學究則堅持傳統經典文獻的說法,認為其傳承有序,更具權威性。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論聲在書院迴盪。
蘇御聽聞趕來,瞭解情況後,引導道:“二位莫急,我們求的是真理。不妨將兩種觀點依據、論證過程詳細列出,再請教其他學界前輩,多番求證,總能尋得正解。”眾人依計而行,透過書信向幾位隱居深山、精通古禮的大儒請教。數日後,收到回信,綜合各方見解,最終確定了更準確的表述。這場爭論,讓大家愈發明白治學嚴謹的重要性。
隨著精修工作的深入,書稿愈發精美。文字如精雕細琢的美玉,熠熠生輝;配圖似生動鮮活的歷史重現,引人入勝。但眾人還未及鬆口氣,新的危機悄然降臨。
一日深夜,眾人正在書院挑燈夜戰,突然窗外火光沖天,喊殺聲起。蘇御心頭一緊,出門檢視,只見一夥金兵不知為何尋至此處,正在四處縱火劫掠。書院瞬間陷入危險境地,眾人的心血——書稿、資料、畫作,危在旦夕。
唐寅迅速收起重要畫作,藏於密處;陸文抱起書稿,護在懷中;陳學究與周崇手忙腳亂地搶救珍貴古籍;林婉兮則協助大家,將一些零散資料塞進包袱。蘇御見狀,大聲喊道:“大家莫慌,從後門撤離,先保住性命與書稿要緊!”眾人在混亂中,相互扶持,向著書院後門奔去。
剛出後門,金兵便發現了他們,吶喊著追來。眾人在夜色掩護下,拼命向山林奔逃。山路崎嶇,荊棘叢生,他們衣衫被劃破,手腳被刺傷,卻不敢停歇。好在夜色深沉,金兵追了一陣,恐有埋伏,便放棄返回。
待擺脫危險,眾人癱倒在山林中,氣喘吁吁。陸文抱緊書稿,劫後餘生般慶幸道:“幸好書稿未失,不然我們的心血就白費了。”唐寅也心有餘悸:“是啊,這些畫作也是我千辛萬苦所得,若毀於一旦,實在可惜。”陳學究長嘆一聲:“看來這亂世,連安心創作都難,可越是如此,我們越要保護好《墨韻千秋》,它是我們傳承文化的希望。”
蘇御站起身,望著漆黑的山林,目光堅定:“諸位,今日之難,只是考驗。這書稿承載著華夏文化傳承之重任,哪怕再危險,我們也要護其周全,完成它是我們對先輩、對後世的交代。”眾人深受鼓舞,紛紛起身。
在山林中簡單休整後,他們決定另尋隱蔽之處,繼續精修書稿。歷經波折,終於尋得一處隱秘山洞,眾人稍作佈置,便再次鋪開書稿,拿起筆,拿起畫具,在這簡陋之地,繼續為《墨韻千秋》的最終問世努力著。他們堅信,只要文化火種不滅,華夏之光必將穿透黑暗,照亮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