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特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宕渠人,籍貫益州。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
劉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人,漢末三國時期官員、名士。劉巴少知名,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曹操征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覆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後任尚書令。章武二年去世。
王甫,字國山,廣漢郪人。劉璋時,為益州書佐,之後歸降劉備,先後擔任綿竹令、荊州議曹從事,並在夷陵之戰中陣亡。其子王祐,官至尚書右選郎。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縣人。東漢末期劉備手下官員。劉備攻取益州,命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內的事務。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東漢末年,其父董和跟隨劉璋,擔任益州太守。劉備冊立太子劉禪,以為太子洗馬,後為黃門侍郎。如果以侍中守尚書令,擔任大將軍費禕的副手。延熙九年,去世。
樊建,字長元,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蜀漢滅亡後和董厥一同降魏,官至相國參軍、散騎常侍。
黃崇,三國時巴西閬中人,蜀漢官員,黃權之子,字不詳。公元263年,黃崇任尚書郎,跟隨諸葛瞻抗擊鄧艾。大軍到達涪縣,諸葛瞻止步不前,黃崇多次勸他應快速向前行軍,佔領險要地勢,不讓敵軍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采納黃崇的意見,鄧艾得以長驅直入。諸葛瞻退守綿竹後,黃崇激勵部下將士,決心戰鬥到死。後來,黃崇死於艾的亂軍之中
馬忠,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曾被劉備稱為賢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討平牂牁叛亂。後任庲降都督,剿滅豪帥劉胄叛亂。官至鎮南大將軍、平尚書事,歷封博陽亭侯、彭鄉侯。
張嶷,字伯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巴郡南充國人。後諸葛亮預備北伐時,張嶷平定了在廣漢作亂的賊寇。其後被任命為牙門將,隨馬忠多次平定南蠻叛亂,因功封為越巂太守。在郡十五年,平定當地叛亂,將破敗的城郭重新建設,又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甚得民心。後被徵召回成都,越巂民感到悲傷,甘願隨張嶷至成都的越巂頭目達百餘人。官至蕩寇將軍,封關內侯。
霍弋,字紹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國蜀漢至西晉初時將領。諸葛亮北駐漢中時用為丞相府記室,諸葛亮死後為黃門侍郎,劉禪立太子後為中庶子。盡言規諫太子,甚為得體。後永昌郡蠻夷作亂,劉禪以霍弋領永昌太守,率軍討伐,斬其豪帥,郡界寧靜之後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統南中諸郡。景耀六年(263年),進號安南將軍。鄧艾偷襲陰平,霍弋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不準,後劉禪投降,霍弋在得知司馬氏善待劉禪後,才率領南中六郡投降。降晉後仍為南中都督,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張翼,字伯恭,益州犍為郡武陽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後隨諸葛亮和姜維北伐,官至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初封關內侯,進爵都亭侯。蜀漢滅亡後,魏將鍾會密謀造反,成都大亂,張翼亦為亂兵所殺。張翼是蜀漢第三任庲降都督,由於執法嚴厲,不得南夷歡心。在北伐上,張翼認為國小民疲,不應濫用武力,是蜀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