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筆不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中勉縣定軍山,是漢中地區西部的重要天然屏障與依託,屬於巴山山系的一條支脈。它處於漢中盆地西南緣、漢水之南,呈東西走向,是蜀地的北門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有“得定軍山則定漢中”的說法。
定軍山西側有一條寬闊的峽谷,名曰走馬谷,走馬谷西側的“旗杆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楊昂的五千人馬三千駐守在旗杆山,另外兩千分成四部,每部五百人,駐守在四周的山林。
魏延奉羅彥的命令,率領兩萬人馬來到定軍山前駐紮,沒有立即發動攻擊,因為魏延發現了定軍山的險峻,強攻傷亡太大,即便拿下了定軍山,之後如何平定張衛的叛亂。
此次魏延可謂格外小心,他作為這支兩萬人馬的統帥,就必須對部下負責,而且也是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定軍山前,魏延親自前往檢視,瞭解周圍情況。很快,魏延便發現了問題,如果,先攻打旗杆山,必然會遭到四周山林上駐紮叛軍的襲擊。所以,魏延決定先解決四周山林上的叛軍,如此不僅能保護自己人不受襲擊,還能阻斷張衛派來援兵。
說幹就幹,魏延召集了部下四個軍師馬,讓他們各率領兩千中護軍分別襲擊四周山林。
翌日,魏延親率大軍來到走馬谷,不過,並沒有強攻旗杆山,而是列陣挑戰,吸引楊昂以及四周山林上敵軍的注意力。
就在叛軍放鬆對四周觀察時,四周山林同時遭到偷襲,一時間喊殺聲響徹整個定軍山,儘管叛軍佔據地利,但中護軍悍不畏死,不斷髮動攻擊,大戰至天黑,楊昂丟了四周山林,只能歸宿在旗杆山上。
魏延雖說攻下了四周山林,但想要攻取旗杆山還是不容易。
翌日清晨,晨曦初破,魏延一身重甲,手持大刀,屹立於中護軍陣前,神情冷峻,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那高聳的旗杆山。山巔之上,軍旗獵獵作響,楊昂率領的叛軍早已嚴陣以待,憑藉著險要地勢和堅固工事,妄圖負隅頑抗。
隨著魏延一聲令下,進攻的號角驟然響起,震徹山谷。中護軍的將士們齊聲吶喊,如洶湧的潮水般朝著旗杆山猛衝而去。他們步伐堅定,士氣高昂,眼中燃燒著必勝的信念。
然而,當他們靠近旗杆山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阻擋了腳步。大量的防衛工事鹿角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山前,如同一片鋼鐵荊棘,將上山的道路死死封住。這些鹿角削尖的木樁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相互交錯,形成了一道幾乎無法逾越的屏障。
魏延見狀,眉頭緊皺,但他毫不退縮,大聲鼓舞著將士們計程車氣:“將士們,莫要畏懼!這些障礙阻擋不了吾等的腳步,為了勝利,衝啊!”在他的激勵下,中護軍再次發起衝鋒,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唐刀,試圖砍斷鹿角,開闢出一條道路。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中護軍前赴後繼,有的被鹿角劃傷,鮮血直流;有的則被敵軍的箭矢射中,倒在血泊之中。但他們毫不畏懼,依舊奮勇向前。
楊昂站在山上,看著山下的進攻,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他指揮著叛軍,不斷地向山下射箭、投擲石塊,給進攻的中護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一時間,山坡上躺滿了中護軍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大地。
強攻半日,魏延的中護軍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損失了一千多人,卻始終未能突破敵軍的防線。看著眼前的慘狀,魏延心中滿是不甘,但他深知,再這樣盲目進攻下去,只會造成更多的傷亡。無奈之下,他只得咬咬牙,下令撤退。
隨著撤退的號角響起,士兵們緩緩地向後退去……
魏延回頭望了一眼旗杆山,心中暗暗發誓:“楊昂,汝等著,下次吾定要將汝拿下!”
魏延回到營帳,心中頗為惱怒,今日損失一千多人,居然沒有拿下旗杆山。魏延回憶著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