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筆不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彥拿下綿竹關後,並沒有繼續推進,因為關內並沒有多少糧食,十幾萬人馬,每日得消耗不少糧食,而軍中糧食只夠十日之用。
羅彥聽從軍師龐統的建議,領閻行駐守綿竹關,自己則率大軍前往涪城,因為那裡是囤積著廣漢郡大部分的糧草。
而涪城有三萬守軍,守將乃是吳懿和吳班兩兄弟,二人在歷史上還是比較有名的,劉備入蜀,劉璋派吳懿、吳班還有張任與劉備交戰不敵,退守綿竹,後來歸降劉備。
涪城外,羅彥軍大營,介於歷史上吳懿與吳班投降劉備,羅彥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寫了一封勸降信,讓人送進城去。
涪城太守府邸的書房中,氣氛凝重而壓抑。吳懿與吳班相對而坐,面前的几案上,靜靜躺著羅彥的勸降信。
吳懿眉頭緊鎖,拿起信又看了一遍,長嘆一聲:“羅彥如今勢如破竹,主公接連敗退,綿竹已經被攻破,雒城危在旦夕,成都更是岌岌可危。”他的聲音中滿是憂慮,眼神裡透著對局勢的無奈與焦灼。
吳班面色沉鬱,一拳砸在几案上,“這羅彥,趁主公剛剛接任州牧,人心浮動,選擇時機恰到好處,而麾下都是精兵強將,不好對付。”他的臉上帶著不甘,語氣中有著被形勢逼迫的無奈。
吳懿抬眸看向吳班,目光中滿是思索:“雖說羅彥的漢中如今還有叛亂,可那張衛豈是他的對手?早晚必敗。整個西川,確實無人能與羅彥抗衡。”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對現實的清醒認知。
吳班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兄長的意思是向羅彥投降?可吾等身為西川將領,怎能輕易背叛?”他的話語中帶著掙扎,情緒激動,顯然內心還在做著激烈的鬥爭。
吳懿也站起身,走到吳班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吾又何嘗願意投降?可如今若不投降,城破之後,百姓遭殃,吾等也怕是難逃厄運,到時再投降怕是沒有什麼價值?況且,羅彥貴為大漢衛將軍,歸降於他,也不算辱沒了吾等。”吳懿的聲音誠懇,神色中滿是為大局著想的考量。
吳班停下腳步,沉思良久,最終重重地嘆了口氣:“罷了罷了,兄長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投降就投降吧。”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頹然,卻也有著做出決定後的釋然。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與堅定,這一刻,他們決定放下心中的糾結,選擇投降。
當羅彥接到吳懿的歸降信後,大喜,當即便讓馬超率領大軍接管涪城。而吳懿和吳班,羅彥沒有下他們的兵權,而是讓他們繼續統領麾下三萬人馬,跟隨自己進軍成都。
而涪城囤積了三十萬石糧食,夠二十萬大軍兩個月的口糧,有了糧食,羅彥心裡自然不慌。率大軍回到綿竹後,立刻召見了楊懷與高沛,二人皆表示願意歸降,羅彥自然同意,先前一戰俘虜的一萬六千人馬,有六千人希望回鄉,他們之中有的是真的回鄉,有的是因為家人在成都周邊,害怕歸降羅彥之後,家人遭到劉璋清算。不過,羅彥不在乎這些,願意回去的,羅彥給與路費全部放行,讓他們把自己的仁義宣傳出去,這樣更有利於日後拿下成都。
成都州牧大堂內,氣氛凝重壓抑,彷彿空氣都凝固了。劉璋癱坐在主位上,面如土色,手中的密報滑落於地,剛得知羅彥攻破綿竹關的訊息,讓他驚恐得六神無主。
“這可如何是好!羅彥竟如此迅猛,這該如何是好啊!”劉璋聲音顫抖,帶著哭腔,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不斷地來回踱步,雙手無意識地揮舞著。
這時,張鬆快步出列,神色急切,拱手說道:“主公,事已至此,再無他法,唯有投降方能保全成都百姓與主公等性命啊!”他的聲音帶著幾分焦急與懇切,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
黃權一聽,瞬間怒目圓睜,上前一步,大聲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