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地球考古(二) (第1/2頁)
紅薯七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講完前面的內容,課程進行到了地球的詳細演化歷程。
郭老師:“前寒武紀約佔了地球歷史90的時間,在這個期間,地球上形成了大氣層、海洋、陸地等”
南北朝時期。
酈道元看著46億、541億、90等資料,有點感慨:541億的時間對於人類來說十分漫長,可是相對於地球來說,已經很短了。
他覺得地球這顆星球的歷史如此漫長,可是出現生命的歷程卻很短,而且從一個基本上什麼都沒有的球,變成現在有很多物種的世界,這種感覺真的令人無法想象,又很震撼。
看著郭老師課件上,地球在前寒武紀慢慢地出現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質,接著又出現了氧氣這種生物必需的物質,酈道元覺得這個漫長的過程就是在為生命出現作準備的。
酈道元十分好奇:宇宙中其它星球是否也如地球這樣,慢慢地孕育出生物,然後又滅絕,然後又出現新生物呢?而且太陽系一直在宇宙中前進,某天會不會遇到一個和地球類似的星球?
想到這裡,酈道元突然很興奮。
北宋。
沈括看到郭老師說前寒武紀是重要的成礦時期,有點驚奇。
以前其實也思考過鐵、金等物質從何而來,可沒想到原來這麼久遠。
原來他們人用的這些東西都是地球在幾十億年前就準備好的。其它生命不會像人一樣鍊鐵鍊銅,這麼想想感覺人真的是很聰明的一種生命啊!
不過這些東西的形成時間太久了,不知道人類能用到什麼時候?如果等這些資源用完的時候,是不是人也會像遠古的大型生物一樣滅絕?
而且並不能保證地球以後不會再出現影片裡出現的那些災難,到時候也不知道這顆星球上的生命又能存活多少?我們人是不是也會變成化石,等著下一批智慧生命研究?
明明離他很久遠,沈括卻有了各種擔心。
他突然期待後世的人能夠儘快探尋到地外文明瞭,這算是給人類尋找一條出路吧,雖然不一定能成功。
郭老師:“前寒武紀之後,地球來到了古生代,大家知道為什麼叫古生代嗎?”
秦朝,秦始皇思考了一會兒,心想:不知道這裡的生是不是指生物?難道是古老的生物時代?
很多人都在思考“古生代”這個名字表示的含義。
郭老師:“古生代的意思是‘遠古的生物時代’,它包含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
“這個時期地殼運動劇烈,許多地方反反覆覆上升、下沉。到了後期,各塊大陸匯聚成一個整體,稱為聯合古陸。”
北宋。
趙匡胤恍然:所以地球上的陸地其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經歷到我們這個時候已經分分合合很久了,就和人類的國家一樣。
他想了一下,覺得說不定以後陸地還會出現變化呢,這種變化對於地球來說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大事了。
人類在很多生物的世界裡或許是很強大的,但是在地震、火山等災難上卻弱小得可憐,連恐龍那樣龐大的物種都能滅亡。如果地球再次變動,人類消失應該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
這也驗證了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了。
趙匡胤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接下來郭老師介紹了古生代的海洋環境變化、這個時期出現的生物、之後的物種滅絕事件等,基本上和影片裡提到的差不多,不過更加詳細了。
明朝。
朱厚照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麼海洋生物要從海里爬到陸地上生活了,是因為環境變化。雖然理解,但他還是覺得十分可惜。
要是有機會了,他其實挺想像魚一樣在水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