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推行禮教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旌表節婦義士、孝子賢孫等。地方上出了割股療親的孝子 、奉祖彌謹的賢孫、守寡撫孤的節婦、為民除害的義士,州縣官員都應及時向上級申報,事 跡特殊的,還要一直申報到朝廷。獎勵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或者是縣官親自上門慰問,或 者是請到州縣衙門裡赴宴,再用旗幟鼓樂送回家裡,或者是為其在閭裡前立一座牌坊,諸如 懿孝坊、壽母坊、貞節壇等。夠上旌表的人戶,有減賦免役等優惠待遇;立過牌坊後,還可 澤及宗親族人。不少悲劇又緣此發生,比如族內出了個青年守寡的婦女,族裡人為爭取弄到 一座貞節牌坊,就用盡手段不許她改嫁。至如割股療夫、取肝救母之類愚蠢的事兒,更是難 以統計。明朝洪武年間,日照縣有個叫江伯兒的人,因母親生病,割脅入藥,服之不愈,又 禱於神,許願說如能使母親病癒,願殺子以祀。後來母親病好了,他果真把一個已有三歲的 兒子殺了祀神。這算是&ldo;孝&rdo;行呢,還算是惡行?州縣衙門吃不準,省署也吃不準,一直上 報到中央,明太祖朱元璋聞之大怒,道是&ldo;父子天倫,百姓無知,乃殺其子,滅絕倫理!&rdo; 下旨將江伯兒逮起來,打一百杖,發配海南。從此,又有了割股療親不許旌表的新規定 ( 《典故紀聞》卷5)。一部二十五史,&ldo;孝義傳&rdo;、&ldo;烈女傳&rdo;等不絕於書,這都是歷 代州縣衙門用&ldo; 牛刀割雞&rdo;的成果。
興學旌表行禮教(2)
州縣衙門要抓&ldo;好人好事&rdo;表彰推廣,也要抓&ldo;壞人壞事&rdo;樹反面典型,&ldo;或身居子職,有 闕侍養;或父母在堂,則蓄私財;或犯分陵忽,不顧長幼之倫;或因利分爭,遽興骨肉之訟 &rdo;(《名公書判清明集》卷1),這些事都要責以大義,教育開導,令其悔過自 新;教之不改 的話,就要張榜公佈,讓你惡名遠揚。明清時,還有個&ldo;申明亭&rdo;、&ldo;旌善亭&rdo;制度,府、 州、縣及鄉裡,皆立二亭,使大家受教育。此外,向老百 姓宣傳皇帝的&ldo;聖諭&rdo;和&ldo;大誥&rdo;等,也是州縣衙門的任務,有關情形已在本書第一章裡介 紹過,不再潑墨。
鬍子眉毛一把抓(1)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國可說是家喻戶曉,不過景陽岡山神廟門上那一張陽穀縣衙門的 榜文,卻不太為人注意,或者是注意到了,亦不曾因此發生聯想。這張蓋有衙門印信的告示 ,規定&ldo;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岡;其餘時分及單身客人, 不許過岡,恐被傷害性命&rdo;。連走山路的時間和形式,州縣衙門也得管起來,這才體現出&ldo; 父母官&rdo;的&ldo;親民&rdo;特色,也是中國古代政府的一貫特色。‐‐至少從形式上講,社會上任 何 型別的階層、任何性質的事物,全得兜起來,管著點,這無所不管的原始職責哩,就歸州縣 衙門掌握。市場要管。集市商肆的出現,是社會經濟和生產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但集市辦在什麼 地方,商肆店鋪該怎樣開設,這都得由州縣衙門來解決。開店要向衙門提出申請,要有擔保 ,衙門審核後發給憑證,這才允許開張。集市的地點和日期,亦都由衙門指定。《漢書&iddot;尹 賞傳》有一句&ldo;雜舉長安輕薄少年、惡子、無市籍商販作務&rdo;,最後數字,就是指沒有取得 衙門發給開業執照及指定地點經營的商販匠作。可見這些制度在西漢時就已經很完備了。然 後,對斛、鬥、秤、尺等度量衡器,都要定時檢驗;又有設&ldo;公平秤&rdo;的,如明代時六合縣 ,&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