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過原告吃被告(2)
最後,州縣衙門中究竟由哪位坐大堂當主審的問題,倒是值得一說的。許多人由戲劇小 說傳奇之類中得出的印象,似乎審案聽訟總歸是七品正堂的事,其實不然。按制度,審案須 由知縣負主要責任,但也完全可以根據不同訟案的性質或案情輕重程度,委託佐nb032 去主審; 或者案件定論後呈報上司覆核時,上司不滿意,也可以指名道姓要原審衙門中某縣丞某縣尉 重新審過。比如《名公書判清明集》中,就收有一篇上級主管部門致某縣署的訓詞‐‐
知縣不能了事,以本司為推手之地。且如張琪系詞人,全不責問的實;項辛 一系停賭席之人,豈有不知引之至者。又如邵辛二乃被論人,全不曾與詞主對實。今將枝蔓 人一例具解,累累而前,可見謬政。案責付原解人管押,改委趙縣丞,請著起精神,將要切 人逐一對實,其無幹礙人即與著家。知縣毋得泛擾,限十日了絕,違追承吏。
很顯然,這位原審知縣辦了幾件案子,牽絲掛籠抓了一大批人,審結上報後,上司很惱 火,駁回並指名由縣丞再審,還警告知縣不得幹擾。縣丞是知縣的第一副手,縣尉有管理治 安的責任,由他們來主審案件,應說是順理成章的。此外,主管簿書、賦稅等務的主簿,也 可以主 審案件,但一般多限於民事訴訟。《樵書》上記有一則主簿斷獄事,十分出名,謂南宋寧宗 時,華元龍在湘陰縣任主簿。有万俟nb055子孫與岳氏爭田,久而不決,案子轉到主簿 廨審理, 華主簿立即判決道:&ldo;嶽武穆一代忠臣,万俟nb055助(秦)檜逆賊,雖籍 其家,不足以謝天下 ,安敢與岳氏爭田?田歸岳氏。&rdo;當然,佐nb032審案,全帶有主管委託或上級指派性質 ,倘若 他們單獨受理訟詞,而不經過縣衙刑房、招房等機構並由正堂老爺的籤押房轉來,那就是違 制了。
興學旌表行禮教(1)
《論語&iddot;陽貨》裡,記有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子游在武城當縣宰。有一天, 孔子帶著另外幾個學生去看他,才進武城,到處都能聽到絃歌之聲,原來子游這位父母官上 任後,花大力氣抓了禮樂教育,所以老百姓都能作絃歌了。孔夫子莞爾笑曰:&ldo;割雞焉用 牛刀?&rdo;意思是治理這麼一塊小地方,哪用此大道啊?子游馬上反駁老師:&ldo;我聽老師說過,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聽使喚。&rdo;孔夫子一聽,大為高興,轉過身來對另幾個學生 說:&ldo;你們幾個都聽清楚了,他講得很對!我剛才的話,只是開玩笑罷了。&rdo;
據作者所見,這大約是最早的關於禮教治縣的記錄了。及西漢武帝之後,獨尊儒術,這 個傳統得到了繼承與光大,也成為州縣衙門的主要職責之一。具體的內容呢?最最表面的文 章 ,是祭孔;比較實在一點的,就是興學。朱元璋說學校是風化之原,應該承認他講得有道理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曾在廣東徐聞縣做過典史,職掌是協助知縣分管治安風化這些事。當地 人俗好勇鬥輕生,不知禮義,有違治安的事當然不會少。於是這位《牡丹亭》的作者就從根 治上著手,在縣城西門塘畔辦了一所&ldo;貴生書院&rdo;,共有12間教室,並親自去書院講課。據 《徐聞縣誌》記載,湯典史講課時,&ldo;戶屨常滿,廨舍不容&rdo;,看起來是抓出點成效了。
按制度,州縣官學都有教授、教諭一類學官負 責,但州縣正官也有時時關心的職責,科舉出身的 老爺們,應該常去學校裡和秀才們討論經書。此 外,定期出題目考試學生,也是州縣正堂的日常工 作,那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