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粟盡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不少,當時這兩樣工具可正好擺在她腳邊。
其實馬氏也知道她所說的漏洞百出,但是想想那三兩銀子,心就痛。莊戶人家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兩銀子。心一橫就夥同兒子演了這一出,畢竟她受傷是事實,她和朱氏兩人的對話也沒有第三人知道。
“既然帶了,為何不用?”陸行知語氣已經威嚴了不少,馬氏膽戰心驚,“用,用了。”
圍觀的百姓嘀嘀咕咕,“不管是不是朱家請馬氏幫忙,既然別人給了她工具,她自己不使用,這能怪誰?”
“我看那馬氏母子就想賴著朱家”
人群裡有人擠到了最前面,“大人,大人,我可作證”
陸行知示意,衙役張武就把那人引進了大堂。
“老爺,小的那天路過馬家村,正好看見馬氏在樹上摘梨,我看那樹顫顫巍巍,生怕她一不留神摔了下來。
提醒了她,她在樹上還扔給我一個梨,我覺得梨挺甜的就和她嘮了幾句,知道是朱家的梨樹,她說她向朱家大嫂討幾個梨給她兒子馬大寶嚐嚐。直到我離開,馬大娘都還在樹上摘梨呢。
我是這幾天賣貨回來,才知道兩家為這事情鬧騰,一聽說了,我立馬就跟著來了。”賈貨郎高聲喊道。
,!
馬氏見著賈貨郎,也知道瞞不下去,徹底偃旗息鼓了。馬氏這才說了實話,開始摘梨的時候,確實用竹蒿打來著,後來因為竹蒿短,高一點,大一點的梨就打不著,又加上打下來的梨都不好看, 多少有些摔傷。於是就爬上梨樹,沒曾想那樹確實很脆,就直摔了下來。
陸行知當場斷案,由郭縣丞宣讀:“馬家村朱氏應馬氏請求,借用竹篙、簸箕工具打落自家的梨並無償贈與馬氏,且還善意提醒馬氏,這樣好意施惠的行為,體現了鄰里和睦、友善誠信的良好民風。因此,馬氏的受傷,朱家不應承擔責任。
馬氏不聽他人勸阻,一意孤行,所有因此造成的損失自行承擔,並退還馬家村民好意為其墊付的診金五十文。馬家這樣可恥行為應警醒世人,罰金五兩以儆效尤。”
就此,此案就作了公斷,圍觀的人久久都沒散去,“每次見咱們陸大人斷案都心曠神怡,讓人心服口服。”
“誰說不是”
“以前像賈貨郎怎麼敢出來作證,肯定都是裝聾作啞的,避免引禍上身”
“還是因為咱陸大人,秉公斷案,大公無私,咱們百姓有冤屈也有申訴的地方。”
“現在咱們縣的治安和風氣越來越好了,需要公家斷案的案件也少了,這樣的機會也就少了。”
“這樣不好嗎?以前咱們原來的那個縣令姓啥,我都快忘了。因為只要我們有冤屈想要申訴,只是排個審案的期都長到,我都忘了狀告的是何人,有狀告這回事情嗎?”
“哈哈哈”眾人鬨笑,建承帝和馮德海也在人群中,聽了老百姓的說笑,建承帝若有所思。
陸行知遙遙看見昨晚在知味酒樓,贈酒於他的隴山老爺主僕二人。一早辛捕頭就將二人的基本情況彙報到他這裡了。
這兩人也挺愛湊熱鬧的。
:()原來炮灰加炮灰,結局不是灰飛煙